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09)01-0022-04 “80后”是对1980-1989年出生的文坛上年轻作家的称呼,后来被借用成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所有年轻人的代名词。作为新生代的“80后”备受社会关注,多年来,有关“80后”的评价经常可见诸网络、报刊,这些评价总体来看负面性评价比重大,人们对“80后”更多表现出一种担心和不放心,担心他们能否在将来担当得起社会责任。但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一国难的发生,让人们对“80后”不得不刮目相看,原来“80后”一样在国难当头、在社会责任面前懂得担当、敢于担当、能够担当!“80后”现象实际上透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对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解读“80后”现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80后”现象解读一:人们对新生代的关注,是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表现 “80后”现象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表明了人们对新生代的关注。在美国,60年代出生的一代被称之为“新人类”,也译为“X世代”,这里的“X”正是中文“新”字发音的字母。[1](p3)我国70年代出生的人曾被称为是“新新人类”。而“新新人类”也曾被认为是“抱大的一代”、“浅薄的一代”、“颓废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其负面性评价比重同样大,“80后”的崛起替代了对“新新人类”的指责与评价。无论是“代”还是“后”,都是针对新生代群体的。而人们为什么对新生代会投入这么多的热情与关注?为什么对新生代总是责难大于表扬,总是在“挑刺”呢?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层的社会责任感问题,那就是新的一代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继承老一代的传统和价值观,是不是能够担当得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是社会忧患意识的一种再现。的确,任何社会都会关注新生代,因为新生代是社会未来的代表,社会的未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代的素质,因此,人们会对新生代的成长过程充分重视,新生代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也备受重视。人们对新生代的评价更多是从新生代所表现的日常行为和消费方式等上,通过这些表象来揣测他们的内心世界,由少数人的较为“另类”的外在表现来推测到整个一代人的群体特征,新生代的与众不同、新生代的反常规行为常常使成人们不能接受甚至引发深深的忧虑,而充斥网络报刊的多数评论就是这些忧虑的直接表现,以期通过这样的评论、指责和劝导来引起新生代对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反思,从理论上讲,这也可以说是对新生代社会化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这种对新生代行为的关注与评价恰恰表现了人们对新生代是高度重视的而不是冷漠淡然的态度,透露出人们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尤其是“80后”与其他几代人明显不同,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占据其中的群体,这些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中就被当作是“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他们充分享受着现代的物质文明,从小就被家庭精心呵护,这么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是以前任何一代人都没有的,自然会对他们关注得更加深切一些,会有更多的忧虑与担心,这些温室里娇嫩的花朵,是否能够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狂风暴雨? “80后”现象解读二: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是代际评价的同义语,往往会伴随着偏见 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评价应该是本着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应该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征,又能结合社会规范与价值的要求;既能结合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又能够很好地区分青少年群体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这样得出的评价才是客观中肯的社会评价。但是,所有对新生代的评价包括对“80后”的评价,基本上很少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表现为: (一)以特殊来代替普遍,以部分简单地代表整体 2004年2月,《时代》杂志将一位酷酷的中国女孩搬上封面。春树、韩寒、满舟和李扬这4个中途辍学、性格叛逆的年轻人被《时代》认为是中国80后的代表,他们被拿来与美国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及嬉皮文化相提并论。2004年4月17日《新京报》刊登了《“80年代”是哪棵葱》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对80后的批评言论开始见诸媒体。近几年来,各类媒体对于80后的批评声不绝于耳。特别是网络的兴起助长了这种风潮。[2](P40)这是记者黄庆时在他的《被误读的一代》中的描述。不能说春树、韩寒、满舟和李扬身上没有“80后”的特征,但是他们能够是“80后”群体的代表吗?他们能够代表绝大多数的“80后”?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我们会反问:“为什么不把徐本禹、洪战辉、姚明、郎朗也放在封面,他们也是‘80’后啊。”如果真正了解美国嬉皮文化的人也会对这种把中国这四个“80后”青少年与嬉皮士联系在一起感到可笑。这四个“80后”,只是对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的一种不满,其辍学也是选择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表现出一种自我追求的自主性。但嬉皮士出现在美国的上世纪60年代,往往是数万人举行荒唐的集会,以怪诞的发型、奇异的装束、震耳欲聋的嘈杂音乐、放荡的性行为和吸毒等方式反对主流文化,是真正的“垮掉的一代”的形象。这种牵强附会的联系对“80后”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带有偏见的媒体报道的影响力往往会很大,容易引起一些人的盲从,容易强化社会偏见。 同时,我们现实中更多是对文坛“80后”的评价,这些“80后”年轻作家的写作风格、内容、表现方式等所表现的共性特征只能代表整体“80后”群体的部分特征,但不是全部特征。2006年在网络上发生的白桦与韩寒的战争,韩寒肆无忌惮的谩骂,让人对“80后”心有余悸,“千万别惹80后。没有自嘲精神,千万别和80后论战;教养太好,千万别和80后论战。”[3](P18)韩寒的个人行为又成了“80后”的代表而不是他自己的代表。以“80后”中少数的特例来代替普遍不是十分合适,以文坛这些年轻作家来代表整个“80后”也会有失偏颇。当然70年代出生的“美女作家”,也只能代表70年代出生的一部分人而不会是全部。人们往往在评价的时候只会考虑他们是不是“80后”,是“80后”就会有“80后”群体的整体特征,这是人们的一种常规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常规性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忽略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会导致评论的偏差结果,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