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少华,博士,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 730000)

原文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采用浙江、湖南、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资料,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空间已经成为青少年网民进行日常社会交往的一个新场域,网络交往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维系已有的社会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扩展了青少年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主导青少年网民网络互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追求互动本身的快乐,网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网民的社会交往规则;对许多青少年网民而言,网络不仅是一个互动媒介,而且是一个自我呈现的媒介,网络交往使青少年更加开放、多元、弹性地呈现自我;青少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社会交往,以个人兴趣、感受和情感表达为主要内容,是一个陌生人之间个人兴趣、感受和情感分享的过程。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9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04(2009)01-0070-09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空间中的沟通与互动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和交换资源的过程。交流、沟通、交换与互动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特质,也是人类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面向。自古以来,人类便在不断追求沟通的最大化,而每一次通讯技术的革命,都在客观上延伸了人们的交往能力。互联网的诞生,无疑是有史以来人类通讯技术的最大突破,它形塑了一个经由互联网中介的全新人际沟通与互动场景,导致网络交往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互动方式。网络对交往所造成的深刻变化,不仅体现在网络打破了时空、地域、社会分层等现实因素对交往的限制,而且更体现在网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交往空间,形塑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在网络空间,互动双方并不像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那样,必须面对面地亲身参与沟通,而能够以一种“身体不在场”的方式展开互动;在网络空间,人们可以隐匿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部分甚至全部身份,重新选择和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而且与传统人际交往中媒介多半只是沟通的工具不同,网络空间不仅是一个互动媒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呈现的媒介,它充分结合了人际交往的两大功能:互动性和自我呈现[1]。而互联网的匿名性、时空压缩与时空伸延并存的特点,又非常适合弱关系(weak ties)的建立与滋长,能够让原本素不相识、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都很遥远的陌生人互相结识和交谈。可以说,网络交往是一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游戏,凸显了公领域、弱关系、陌生人互动的特点[2]。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有关网络交往的特征及其对现实社会交往的影响,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些学者强调,因为身体不在场和匿名,因此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一个游戏性、挑战日常社会规范的虚拟场域而已。互联网是一种导致社会疏离的技术,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会导致人们更多地与陌生人谈话,形成肤浅关系,却减少与朋友和家人面对面的接触与沟通,从而导致社会资本的减少。换言之,网络互动只能建立一种暂时的、没有人情味的、充满言语冲突和怒火的、无责任感的社会关系,无法期望网络空间能够产生正常的社会关系。克劳特(R.Kraut)等人通过对美国匹茨堡地区家庭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发现使用网络越多的人,通常其社会网络规模越小,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也较少,而且容易感受孤独、压力等消极情绪[3-5]。而另一些学者则强调,网络世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对人际交往的限制,扩展和丰富了人们基于面对面互动建构的社会网络。在网络场景中,现实社会身份的隐匿,使网民无须担忧他们的真实身份会暴露,因而交往变得更自由、更无顾忌、更多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在交往中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且有助于将人际关系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意避免的面向。威尔曼(B.Wellman)认为,假定人们花更多时间参与网络互动,必然导致参与现实社会互动的时间减少是没有依据的,网络互动和现实互动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博弈”。基斯勒(S.Kiesler)等人的研究也显示,大部分人在使用网络后,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网络交往扩展了远距离的社会交往圈子,以及与亲戚朋友的面对面互动[6]。凯茨(J.E.Katz)等人的研究,同样证明互联网扩展了人们的社群、信息和友谊网络,增加了在线甚至离线的互动,是一个增加社会资本的重要资源[7-12]。

      为了梳理我国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特征,以及网络交往对现实社会交往的影响,本文尝试采用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网民的问卷资料,从网络交往方式、交往对象、交往规模、交往中的自我呈现、交往内容、交往语言等指标,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进行量化分析。本次调查于2004年10—11月在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进行,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3~24岁的城市青少年。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2028份,其中网络交往部分回收的有效样本为1676份,男性995人,占59.4%,女性681人,占40.6%。

      一、网络交往方式

      网络一经形成,就不只是一个信息交流空间,而且是一个可以进行沟通和互动的场域,人们可以在其中开展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互动,而不只是交换信息、查阅资料。正如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所说,在今天,“网路空间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公事之一。当我们透过电脑网路寄发电子邮件,在电子布告栏发表文章或预订机票,我们就身在网路空间。在网路空间中我们谈天说地、交换心得想法,并自创个性及身份。我们有机会建立新兴社区——亦即虚拟社区,在那里,我们和来自世界各地从未谋面的网友一起聊天,甚至建立亲密关系,一同参与这个社区。”[7]3-4网民使用互联网主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与之进行互动。当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并且有着共同兴趣,充满相当程度的情感的人们聚集在网络空间,借助QQ、MSN、聊天室、BBS、在线游戏或其他网络社区,参与公开或私密的在线讨论,与他人沟通、交换和互动时,一种虚拟真实的网络社会关系便形成了。

      

      对于人们展开虚拟真实互动的网络场域,华莱士(P.Wallace)曾经概括为万维网、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新闻组、聊天室、MUD等,并且强调,在不同的网络场域进行的社会互动,会有不同的行为特点,例如在匿名程度不同的网络场域,人们的交往行为就会呈现出相应的差异[13]。而斯密斯(A.Smith)等人在《网络空间中的社群》一书中,则将网络交往场域区分为电子邮件和讨论组、USENET和BBS、文本聊天、MUD和万维网等几种形式[14]。我们把所有这些网络交往方式,区分为实时交往(同步交往)和非实时交往(非同步交往)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包括QQ、MSN等实时通讯软件、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等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实时对话与互动的交往方式。而后者则包括如电子邮件、BBS等不需要使用者同时在线,但仍可以进行信息、情感沟通和交流的交往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