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254(2009)01-0017-05 福建与台湾历史源远流长,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直以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了青少年就赢得了未来。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统一的未来和希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必将落在两岸青少年的身上。由于两岸长期的隔离和对峙,两岸青少年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感情上的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顺利推进。因此,深入了解两岸青少年状况,积极做好青少年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为这有利于海峡两岸青少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建立信任;有利于培养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广泛团结和争取台湾的青少年一代,关系到中央“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方针能否落实,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能否早日顺利完成。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台湾和福建青少年由于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教育环境,以及闽台区域文化的共通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其思想道德状况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又存在一系列共性。 一、政治思想比较 政治思想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两地青少年对政治的关心和受政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量和分析。 福建青少年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前途充满信心。近年来,我国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大青少年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总体上讲,福建青少年基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当代中国主流政治理念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倡导爱国主义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青少年自身政治理想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后得到积极地贯彻落实,从政策层面上进一步促进了福建省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 福建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大多有稳定的政治信仰。福建青少年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期待都非常高,入团、入党的政治行为普遍。调查结果表明,福建青少年对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80%的青少年认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对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相当高的认同,76%的青少年认为很有必要,14%的青少年表示很重要。同时,90%的青少年对改革开放的政策表示满意,93%的青少年对台海局势表示应“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但决不放弃军事斗争的手段”,60%的青少年充分肯定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对于规范政府所起的作用,90%的青少年认为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分重要,且有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必要。难能可贵的是在福建“偷渡”频发区域,居然有97.3%的被调查青少年虽然深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却依然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认为“作为一个人,当然要爱自己的祖国”。这充分说明福建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大多有稳定的政治信仰,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且对我国的改革大多表示支持并充满信心。 当然,部分福建青少年也存在消极的政治思想,政治取向上有较明显的实用、功利性倾向。在对福建大学生的调查中,15.7%的学生党员承认加入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的发展需要”,28%的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既为自己,也为人民”。这说明,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做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和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不想过多地承担应尽的政治、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 台湾青少年关心岛内政治,但对其感到迷惘和彷徨,参与意识淡漠,政治信仰和政治倾向很不稳定,这与其政府组织形式和政党制度有很大关系。近20年来,台湾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变迁,政治格局由权威主义的一党专政演变为多党政治纷争。台湾青少年的政治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政党纷争时期的新特征。 1987年解除戒严后,台湾进入多元开放时代。多元的政治环境赋予台湾青年以独立思考与理性选择的空间,而高度发达的资讯条件和相对富裕的经济基础则催生了他们的政治主体性、自主性意识。岛内80年代出生的青年对于政治的态度是矛盾的、游离的。一方面,他们关心台湾的政治变革,渴望政治昌明、政局稳定、社会进步、族群和谐,但另一方向又对台湾政治变革中的无序、黑暗、经济衰退感到失望和悲观。特别是民进党当局在“民主”的口号下肆意践踏民意,在“反黑金”的旗号下大搞黑金政治,在选举过程中弄虚作假、欺骗民众的作法,让台湾徒有“民主”之名,而无“民主”之实,使青年感到极度失望。他们虽然对此心有不甘,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采取“政治旁观者”的态度。2004年大选前,蓝绿阵营争斗呈白热化,各方政治势力都跑到高校拉票,但青年学生的反应十分冷漠,多数学生不愿参与任何政党组织的辅选活动,也不参与政治性的社团。他们普遍抱着“过客心念”,政治“边缘人”的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