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国家瑞典,尽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精巧的爱立信手机、典雅实用的宜家家具、畅销不衰的沃尔沃豪华轿车,都是响当当的世界名牌。瑞典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创造的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发达的教育无疑是息息相关的。具体来说,瑞典发达的教育体现了以下四项理念。 一、教育平等 “平等意识”是瑞典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在联合国的一项社会调查中,瑞典被列为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这种平等意识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全社会公民均等的教育机会。 为了贯彻教育平等,瑞典政府大力增加教育投入。2000年,瑞典教育投入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5%,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投入。在瑞典,除了9年全民义务教育,他们的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都是免费的。小学生的书本、午餐、交通、学习用品、医疗都由学校免费提供,每个未满18岁的孩子国家每月发放1000元补贴金。其中,平均用于每个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开支达8.3万克朗(约合8060美元),平均每个九年制学校学生5.7万克朗(约合5530美元),平均每个高中学生7.4万克朗(约合7180美元)(瑞典中央统计局2000年统计数据)。 在瑞典学校,没有等级界限和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学生进入基础学校(相当于小学到初中)后,学校把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整合在一起,让他们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有缺陷的孩子,瑞典学校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有些比较调皮的学生,老师们会集体观察,发掘他的长处,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这些做法,不仅可以使身处困境家庭的孩子得到关爱,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当他们走上社会后,心理会更健康、行为更加合理规范。 对教育平等理念,瑞典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如果社会将资源集中在培养少数拔尖人才上,这不仅浪费和闲置了大量的宝贵教育资源,而且使社会发展更为缓慢。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不让社会出现落伍者,而不是培养个别天才。只有人人都能平等的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每个公民都具有健全的道德观、责任心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社会才能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这一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的。 二、协作能力 沟通与协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瑞典,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孩子从1岁多起就送幼儿园,幼儿园分班级不按年龄,园方特意让大点的孩子和小一点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团结协作能力。当孩子进入实行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后,校方通过让他们参与班务会的工作,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在中学,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自己的学生会。中学生通过学生会,与老师和学校管理层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学生会,自主地对学校管理等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从而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学习到民主社会的真谛。 另外一个体现瑞典人团结协作的是成人学校,成人学校是瑞典针对失业者成立的学校。在瑞典人的眼中,失业者并不是“失败者”。为了让失业者重新返回社会,瑞典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成人学校。原则上,20岁以上的人才能进成人学校,学校为学生支付生活费,学习是免费的。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到了30岁左右想上大学的人;为重新就业想掌握专门知识的失业者;因无法接受义务教育连瑞典语都讲不好的移民;以及自己曾一度放弃了学习的中途退学者等。成人学校在帮助这些失业者重新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 当然,进行这样的再教育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但是大多数瑞典人对此并没有异议。在瑞典人看来,作为一个社会,应该对社会上的弱势成员予以某种方式的照顾。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富翁,而大多数人成为失败者,这样弱肉强食的社会是瑞典人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这种教育理念熏陶下,瑞典人都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三、生存能力 “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的教育提出的一个口号,指的是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学会生存,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除了强调团结协作重要性的同时,瑞典教育也重视孩子生存本领的培养,重视孩子融入社会以及与人相处的本领。 从进入小学起,学校就注意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在小学开学第一天,学生往往不在课堂里上课,而是由老师领着“逛街”,教孩子怎么买东西,怎么存车,到银行怎么走,警察局怎么走。目的是要教孩子们具备最基本的生活、生存能力。学校安排的课程表也体现了学会生存这一理念。体育课和纺织、木工、铁工加起来的总学时甚至超过生物、物理、化学、技术的总学时。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学校还给学生发相应的补助金。 为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瑞典小学三年级前是不考试、不留家庭作业的,直到五年级才有考试评分。这种形式减轻了孩子学习的压力。他们认为:如果小学入学就要考试,会把很多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的孩子排除掉。比如城里的孩子科学知识灌输得早,而农村孩子没有这样的条件,但农村的孩子将来不见得就没有城里的孩子成功,所以不一定从小灌输就好。瑞典很多小孩开始也不愿意念书,但他们在游戏中慢慢培养了兴趣,去学校读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乐趣。 此外,瑞典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市场经济观念。孩子们从小通过卖旧东西或者自己做糕点卖为自己挣钱,用这种方法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初中三年级,瑞典的公社就开始安排暑假打工的机会,如卖东西、带孩子、陪老人聊天、去森林里砍树等,由公社发工资。实习的学生会得到评语,从初中起积攒的这些评语和工作经验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基础。可以说,通过家长、社会为孩子创造各种劳动机会,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从小学会融入社会以及与人相处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