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建设和社会认同的构建 中国近三十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已经自然延伸至进一步的“社会建设”阶段和创新建设中国式社会组织和新社会结构阶段;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全球范围内的高速“信息流”、“物流”和人际交流,以及中国目前随处可见的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也使得“认同研究” (确认和归属问题)成为今天热得发烫的术语。积极引导和推动青年群体关注和介入当代中国内容深广的社会建设事业,可以强化他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他们确立基本价值观和自我认同。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大印象,强化了每个地球人在各种层次上的“认同”危机感,如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区域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社群认同、群体认同、社会身份认同、自我认同等等。目前学术界和舆论界在讨论“认同”问题时可谓名词迭出、讨论者甚众,但这些讨论更多地聚焦于“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大都展现的是一些大型团体之间的跨界对话和内在焦虑;而与我们日常生活和普通人更近的“认同”问题则是: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引发了许多中国当代人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问题。 “自我认同”问题主要指自我身份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缺乏。今天的社会评价标准虽然表面多元、各种才艺大赛高手如林,但也仍然有内在的单一,就是从原来的政治标准转向经济标准和“实货”标准,市场化的得失指标代替了传统的道德和责任指标。在一切都可数字化计算的利益得失面前,社会认可的方式对每个人的利害关系都比以前更残酷无情。所以,下岗的担心每日的生计、在岗的担心自己不被认为是出色的员工;已经创出大小“私产”的人担心在没完没了的竞争中会有严重“失手”,已经遭遇失败的人担心这辈子就这么完了;上了大学的“高材生”担心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正在向往大学的中小学生担心自己在班上不够突出;城市的常住人口认为自己的“家”已被外来者占领,而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暂住人群感觉城市不是“我的城市”……这类普遍存在的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不确认感和不安全感,也引出了“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问题。 由于从哲学概念上讲,一方面认同的建构是双向的,个体的自我认同期待着所属群体的认可,群体的认同也需要每个所属个体的认可,所以“自我认同”危机总是与“群体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问题密切互动。另一方面,讨论认同问题不能仅仅停留于“心理”和认识层面,人们的认同都是在社会过程中建构的,也是会随着社会制度和经济利益的变更而不断变化或重塑的。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强调:“认同是在不同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在情景中建构的,它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它受到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引导。”所以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认同”应该是一种多元共存、相互包容的公众素养,而且每个公民可以与他人共享的社会价值认同,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认识现象,还应该通过不断的、具体的社会建设参与行动,逐渐进入到公民个体的智慧、能力和信念层面。 对许多当代中国青年而言,越来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普遍的“独生子女”身份和尚未变革的“应试教育”模式,也使得他们一方面具有特别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另一方面又缺乏起码的社会认识和人生经验,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实践完全社会化的生活和学习恪守基本社交礼仪,所以也难以建构真正的公共意识和集体观念。近些年来的大学扩招和就业困难,又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市场竞争恐惧感和社会生活压力感,由此也更难以建立和稳固应有的社会价值认同和自我角色认同。 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不会自动引导出社会群体意识的发展和公共生活质量的改善,简单硬性的市场游戏规则常常以消耗社会成本为代价获取丰厚经济利益。在一个欠缺社会资本和公共意识的社会中,也就是在一个社会成员之间无法相互信任和相互遵守信用,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普遍以邻为壑、急功近利,普遍对公共事务和他人遭遇冷淡麻木、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中,人们既不会有实质意义的社会认同和群体认同,也不会有真正合理的自我认同,因为每个人的自我认同,也是他对自己的生活群体、生活所在地的社会认同问题,需要众人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式互动才能真正解决。而这种共同努力和合作式互动又要通过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的社会建设事业才能实现。 国际上对社会建设的一般认识是:社会建设包括教、科、文、卫、体、安全、环保七个方面。换言之,社会建设不仅是更高境界的生活条件建设,而且是现代国家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强调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是努力从更高层次上,也就是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推进社会治理朝现代民主化方向变革和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建设工作一是特别强调帮助弱势群体,因为只有通过共同建设、共同富裕的不懈努力,才可能确立全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尊严感和对公平、公正理念的普遍认同;二是重视提升各类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在国际上,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参与社会组织的多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公民的社会地位的尺度。应该说,当代中国青年完全有可能也特别需要主动参与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工作,以加强和加深自己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而当代大学生最可能直接参与的社会建设工作,主要是校园管理、附近社区建设和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化和附近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多重认同和公共意识的形成 我们在传统上一直拥有国家认同和乡土认同的二元整合,即“国民身份”与“村民身份”的“公” “私”互动和双重认同。前者因为无处不在的强有力国家—民族意识宣传和教育,形成指定性政治归属感,所以表现为普遍的国民身份认同和行为取向;后者因为现实和实用,又拥有血缘和地缘的自然基础,是一种自发性归属感,所以中国式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乡土认同、同乡忠诚、同乡组织始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自发形成的“同乡会”往往也在名声和功能上胜过正式挂牌的“学生会”,它们在具体的假日活动组织、维权活动召集、集体购票统计、周末派对策划和日常人际纠纷处理等问题上,时不时地呼风唤雨、威震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