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08)09-0026-0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大批农民向城市流动,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农民进城现象。在大量农民流入城市的同时,其部分子女也进入城市中,成了流动儿童②。流动儿童随父母到城市后,面对陌生的文化,产生了困惑,何去何从,难以抉择,致使许多流动儿童迷失了方向而误入歧途。社会对流动儿童问题也愈加关注,尤其在受教育问题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2条中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固然重要,但流动儿童价值观的建构也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就这一问题——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价值观建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将之与人类学中的概念“内卷化”联系起来,剖析流动儿童社会关系“内卷化”对其价值观建构的影响,试图通过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一、研究回顾 流动儿童并不是中国的独特产物,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流动儿童。西方对流动儿童价值观建构问题的研究有以下解释:一是同化模式,认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就是原有人际关系解组、移民不断个人化、最后失去原有文化特征和社会关系的过程。按照同化模式,流动儿童流入城市后,遗留在身上的一切传统烙印(如观念意识、生活习惯、组织机制等)都将不断解体、消亡,在社会属性上完全被城市文化所同化(N.Kearney,1986)。二是并存模式,此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学者对外来移民社区和移民网络的研究,它认为外来移民所代表的传统社会因素和现代城市因素是可以共存的,但对两者可以并存的机理未有阐述。依据并存模式,流动儿童到城市后仍可保持传统的价值观而继续生活。三是依附与联结模式(“中心—边缘”格局),认为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中心)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但同时却被“边缘”化,丧失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总之,同化模式忽视了流动儿童在价值观建构中的能动性,并存模式简单地将流动儿童价值观建构问题倾向于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来解释,而依附与联结模式则以一种“他者”的眼光看待流动儿童价值观构建的问题,使问题的解释走向了“东方学”的圈套。 国内学者也一直关注流动儿童价值观的建构问题,一是从社会排斥入手,认为流动儿童价值观建构的最大障碍是排斥体制,诸如保障体制、户籍制度等。只有将这些体制彻底消除,流动儿童才能形成城市价值观,这种观点还是建立在同化理论的基础上。二是从人力资本入手,认为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关键是缺少技能,只能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建议通过教育投资,提升“新生代”的人力资本,使他们具有较高技能并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脱离经济上的不利地位,从经济上融入城市。因此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重视,已成为解决流动儿童“无根”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三是从社会资本入手,认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资本影响其社会融合,部分学者认为,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网络,对流动人口及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立足和适应城市生活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可以看出,以往对流动儿童价值观建构问题的研究,普遍建立在一个潜规则之上,即流动儿童价值观的构建就是接受城市价值观(并存模式不这么认为),于是指明了流动儿童价值观构建的一些途径,如加强教育投资、消除政策歧视,但在这些福利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忽视了价值观建构中的主体——流动儿童,忽视了价值观建构的“交往实践”性。本文力图站在“交往实践”性之上,探讨标签理论影响下的流动人口关系“内卷化”,对流动儿童的价值观建构的负面影响。 二、关系“内卷化”影响下的几个案例 (一)传统“农村文化”下的流动儿童 SC,女,贵州安顺人,上小学六年级,家中有五口人,两个弟弟,父母来昆明8年多,一直以卖菜为生,每天早出晚归,家中常剩SC和弟弟。 2007年暑假我们计划开展辅导活动,SC被纳入名单中,但在征求其父母意见时,母亲却让SC看家(“害怕我跟别人学坏”,SC说),这样他们可以放心做生意。SC在家乡上了3年小学,她认为家乡还是好,自由自在,没啥顾忌,而城市没啥好玩的,现在就想回家,但父母不让,自己读初三时才能回去。SC说她没啥城市朋友,也没机会和他们玩,总觉得有点隔阂,在她班里没一个城市孩子。SC从学校回来后一般都是做家务,很少机会出去,出去也是去老乡和亲戚那,自己也有一个外地朋友,宣威(云南宣威市)的一个,家离的近,上学放学都同行,但父母还是禁止自己乱串门,放学后只能待在家里。 (二)完全受关系“内卷化”影响下的流动儿童 CT,女,贵州毕节人,上小学五年级,家中六口人,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CT家来昆明前在新疆种地,但因离老家远,就到了昆明,CT出生于新疆,那时年龄太小,什么也记不清,他们在昆明已10个年头。 CT说,到昆明后,她回家两次,对老家没啥印象,也算是从小在昆明长大的。自己上幼儿园曾换过学校,当时因和城里一个孩子吵架(讲话不清,被欺负),本来不怪CT,但老师骂了她,后来父母就给她换到现在的学校(民工子弟学校)。虽从小在昆明生活,但没昆明朋友,朋友都是家乡那边的。CT说她下课后常和老乡在一起,用方言讲话。她还说愿意回老家去读书,现在的老师同学也都好,但自己总觉得家乡好一些,听其他老乡讲,家乡的教育质量好,再是这儿自己还不习惯,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城里孩子看我时总觉得不对劲。 (三)价值冲突下的流动儿童 TLP,女,云南宣威人,小学刚毕业,家有四口人,一个弟弟。父亲用摩托车拉人,母亲在家看孩子。她们家在TLP五岁时来昆明,将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