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理论学习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奋斗拼搏,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艰苦奋斗的历史价值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继续弘扬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有无必要?或者说,艰苦奋斗是否有其存在的时代价值?这是当前在理论与实践上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解答的时代课题。

      众所周知,艰苦奋斗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华,激励着我们的先人艰苦劳作,开拓进取。从神话传说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现实生活里的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无不折射出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从建党之日起,我们党就把艰苦奋斗看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革命胜利的法宝。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立后的每个重大历史关头,从爬雪山过草地啃草根到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无不铭刻着艰苦奋斗的丰碑。正是因为有了艰苦奋斗,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才能由小到大,从弱变强,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正是凭着艰苦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可以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然而,人们对艰苦奋斗历史价值的认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对其时代价值的认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要不要继续艰苦奋斗?这在理论与实践上远未达成共识。相当一部分人对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产生了质疑。例如,有的认为“在战争年代条件艰苦,讲艰苦奋斗是必要的。现在条件好了,不必再提艰苦奋斗。”有的认为“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铺张浪费在所难免。”有的甚至把艰苦奋斗看作是陈腐的旧观念,把勤俭节约视为小气吝啬,把奢侈摆阔当作潇洒荣耀,把挥霍浪费奉成慷慨大方。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艰苦奋斗意识淡薄,贪图享乐的不正之风有所抬头,讲排场,搞攀比,吃喝玩乐,有的甚至滑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些人之所以对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产生质疑,从原因上讲是多方面的。第一,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忽视了思想教育,尤其是艰苦奋斗教育。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将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确立,错误的思想观点产生就成为必然。第二,没有全面、科学地把握艰苦奋斗的内涵,对艰苦奋斗作简单化理解,以为艰苦奋斗就是要人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反对合理消费,就是强调吃苦耐劳,排斥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适时改善。这种简单化的理解,造成一些人误以为讲艰苦奋斗是陈旧的说教,从而导致对艰苦奋斗时代价值的质疑。第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近几年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此情况下,一些人尤其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在这种不良的社会氛围侵蚀下,势必造成部分人对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产生误解。

      对艰苦奋斗时代价值的认识,首先必须弄清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它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就一般意义而言,艰苦奋斗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物质层面看,艰苦奋斗要求人们的消费要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它提倡的是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从精神层面看,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上表现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创新,在生活上表现为克勤克俭、勤俭节约、在学习上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在对待个人得失上表现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毋庸置疑,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于将来,都具有无可争辩的时代价值。

      艰苦奋斗具有时代价值,首先体现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现阶段我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任务和目标,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上看,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呈现出不平衡、多层次的状态,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必须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过程。”其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有足够的物质、技术、资金和人才,而这些需要的满足,除了通过对外开放从国际市场上得到一定的补充外,更重要的是应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勤俭节约,靠本国力量来解决。这是因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象资本主义那样,依靠内外掠夺和剥削,也不能依赖于外国的援助和施舍。再次,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目前,新技术竞争日益加剧。在此情况下,我们要向21世纪中叶的现代化水平挺进,要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缩短和消除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跻身于强国之列,困难之大不言而喻。然而,挑战历来都与机遇并存。我们固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后起国也是可以利用“后起效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这种情况也不乏先例。因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客观的环境更要求我们振奋起艰苦奋斗精神,励精图治,迎接挑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