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企业拥有了技术标准,也就主导了相关产业领域市场的主导权,技术标准逐渐成为评判国家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对技术标准的认识及管理滞后于世界先进企业的标准化实践,大量技术标准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技术标准问题相当严峻。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大量的现实案例表明,技术的优势并不一定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势。对于企业来说,让企业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将成为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来形成新的技术标准。 1 技术标准的概念 标准是由民间机构在参与方广泛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文件,属于推荐性的范畴。WTO/TBT协议对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技术标准不仅要符合相应技术法规中规定的基本安全要求,还规定了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合格标准;同时,标准又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目前,技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技术标准是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条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市场准入的要求。 技术标准是根据技术性事项而进行的标准化,是生产活动的经验和总结,体现了类似公共物品的特性。从经济概念上来看,技术标准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的,但是现代技术标准更多的是由专利技术转化而来的,技术标准又具有排他性,这两者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 2 技术标准的形成阶段 一个产品或一种服务从概念的产生到投向市场的过程,经历了孕育、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标准一般形成于成长阶段。 2.1 产品技术(工艺技术)标准的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产品周期、技术周期和产业周期,技术标准一般形成于成长阶段,并且通过技术标准化的程序促进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就产品、技术和产业周期来说,三个周期相辅相成,其中一个以其余两个为背景,产品、技术和产业周期是一个统一的系统。
图1 产品(技术)(产业)生命周期 2.2 技术标准形成阶段的确认
图2 S曲线图 技术标准的建立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有其内在的背景,Narayanan提出[2],技术创新是在技术机会或市场需求驱动下,获得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法的过程。一般而言,技术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表现为一条S形的曲线(如图2所示),每项技术都有一个生命周期。Utterback和Abernathy提出了技术发展模型,认为技术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数量和性能提升过程表现为一条S形的曲线。技术发展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流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技术和市场充满了创新的不确定性,产业中会产生多种产品类型,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即在此技术基础上的产品和服务可能是不成熟的,或者是不可靠的,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市场的发展,这时技术性能进步缓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对产品各种特性和结构参数进行试验,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这个时期叫做平坦的启动期。 第二阶段为转换阶段,即快速成长过渡期。此时市场上在该技术研究领域中会出现很多竞争性技术,随着市场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不断加深和期望的一致,最终会出现一种主导设计。随着时间推移,竞争者会逐步减少,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工艺创新。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抢占市场份额,改进生产工艺或简化产品结构进行批量化生产,并且通过把这个阶段的创新技术进行技术标准化战略来对该项技术实施保护,以获取市场上最大化的利润。 进入第三阶段,这是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技术饱和的出现,S曲线趋向平坦。这个时期,企业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制造产品,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专有工艺设备,逐渐形成市场寡头垄断,整个行业趋向集中化。 3 技术标准形成的动力因素 (1)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指某一行业或某一产品的现有消费群体构成买方的一个互动网络所形成的正外部效应,体现了网络价值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而增大。网络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网络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的长期垄断性。网络效应对于创新成功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比如硅谷的半导体企业群就是网络效应的典型例子[3]。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利用技术集群的网络效应,将有助于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促进创新技术形成标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