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理论与政策并行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俊芳(1978-),女,湖南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成长,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雷家骕(1955-),男,陕西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创业与企业成长、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科研管理

内容提要:

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一直被视为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乃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更为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追赶提供了有效途径,其研究不仅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概念与理论起源出发,分别从理论与政策的视角回顾与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研究中的争议与不足,以期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创新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11 期

字号:

      1 引言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是指,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及中介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及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OECD,1999)[1]。早期学者Freeman(1987)、Lundvall(1992)、Nelson(1993)、Edquist(1993)等人对其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NIS研究视技术创新变革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侧重解释国家间经济绩效差异的长期原因,成为提升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也引起了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洲委员会(EC),以及联合国贸易及发展委员会(UNCTAD)已吸纳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科学院将“国家创新体系”编入词汇,并用此分析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5]。中国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本文进一步阐明了NIS研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从理论与政策视角分别回顾、梳理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进而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争议、以及对我国未来研究的启示。

      2 概念及理论起源

      目前,关于NIS概念的起源仍存在诸多看法,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概念首先出现在学术界,之后才被政策决策者所引用[2]。事实上,概念几乎是同时出现在学术界与政策领域—尤其是OECD组织[4]。其原因可能是,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学者同时也在政府组织中任职①。回顾文献研究,早在1982年8月召开的OECD专家组会议上,C.Freeman就曾在报告“技术基础与国际竞争力”中提出这一概念,但在当时看来概念“过于激进”而未被正式发表[6]。1985年,B.Lundvall在其出版的《产品创新与用户生产者的互动》一书中正式提出“创新体系”概念,并阐释了用户—生产者之间关系[7]。1987年,Freeman出版了《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并采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分析了日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原因[8]。

      在理论层面,多数研究者认为,NIS理论的出现部分源于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直接批判。即使到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这部分研究仍处于主流经济学边缘。到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学者感到主流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4]。另一方面,Schumpeter在1934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及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对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提出质疑。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而采用一般均衡理论很难对“创新”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受Schumpeter研究与Friedrich List的《国家政治经济体系》(1841)研究的启示(Freeman,2002)[3],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Freeman,Lundvall,以及同时代的其他经济学家们在研究技术进步问题时发现,创新与技术变革并不满足一般均衡条件,并籍此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其基本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研究的分析视角[9](见表1)。

      

      3 学术导向的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新体系研究迅速在欧洲和美国展开,并形成了两个较为明显的研究共同体:以C.Freeman,K.Pavitt,G.Dosi,L.Soete等人以及SPRU②协会为代表的英国学派,和以R.Nelson,Winter,N.Rosenberg,P.David,W.J.Abernathy,L.M.Utterback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此外,该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机构还包括丹麦的DRUID,以及荷兰的UNU-MERIT等。其早期代表性研究有:1988年,由Dosi,Freeman,Lundvall,Nelson,Pelikan等人编写的《技术与经济理论》一书,批判评价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关于技术变革问题的研究方法[10]。1992年,Lundvall延续其前期思想出版了《国家创新体系:面向创新与交互式学习的理论体系》一书,将交互式学习作为创新问题分析的中心[11]。1993年,Nelson主编了《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制度与经济结构的视角比较分析了15个国家创新体系[12]。1997年,Edquist在《创新系统:技术、制度,与组织》一书中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了NIS概念及其系统转化等方面问题[13]。

      中国学者对NIS的研究起步稍晚,1995年,齐建国在《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研究报告中首次运用NIS理论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体制问题[14]。1997年,吴贵生和谢伟在第二届中韩产业技术政策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作用与影响”的论文[15]。1998年,柳卸林完成了题为《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16]。此外,王春法(1998)[17]、石定寰(1999)[18]、冯之浚、罗伟(1999)[19]以及胡志坚(2000)[20]等学者均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回顾前人研究,早期的学术研究大多集中于对NIS概念、组织结构、及其理论方法的探讨[21](如,Freeman,1987,1992;Lundvall,1992,1998;Nelson and Rosenberg,1993;Patel and Pavitt,1994;Edquist,1997;Niosi,2002等),以及国家间的案例比较研究(如,Nelson,1993;Freeman,2002[22]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NIS研究出现了三个较为明显的走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