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入开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且成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经济工作的新模式[1],得到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但在实际工作中,沿着怎样的途径,以什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展开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还正在探索之中。本文根据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和技术能力的区域“根植性”原理,结合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进程和某些局部地区国家科技力量强大的实际,提出此类地区可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路径,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1 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理论依据 1.1 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 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内促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根据区域地理边界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两个层面。一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的机构和部门(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教育培训和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2]。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相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体,以及相应机制和机构构成的开放网络系统[3]。 尽管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在构成要素的层次与边界、创新体系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4],但完全独立于国家创新体系之外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忽略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家创新体系都是不存在的。两者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方面具有高度关联性。 (1)地域关联。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发展条件下,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均属于区域经济研究的范畴。国家创新体系虽然是由国家所属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部门、机构和统一的国家制度、法律、政策等创新要素组成的体系,有明确的国家边界,但这些机构和创新活动总要落在国内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布局。相对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区域”一般是具有空间接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似,具有一定的地理单元,表现为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特征。在我国,国家层次的地理区域通常与行政区域具有合一性。因此,通常意义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国家所属的省级或地市级创新体系。两者在地域布局上具有很大的重叠性。 (2)结构关联。就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看,相对国家创新体系,尽管区域创新体系可以突出或某一创新要素力量较弱,其联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而表现出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和多样性,但两者构成的基本要素都是相同的,都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都强调体制、制度是激发创新能力、活力的决定性因素。互动的学习机制和网络,是国家创新体系,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生命力所在。 (3)目标功能关联。尽管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利益射程范围和目标定位不同,但在我国现行制度、体制下,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主导的,与企业创新活动遵从的市场原理和利益原则不同,两者遵从的都是政府原理和公众利益原则。从这点来讲,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利益目标是一致的,即国家目标化。 区域创新体系目标既要根据区情区况,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又要服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协助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国家而言,区域创新体系通过配置创新资源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区域发展目标,二是国家创新目标。对于区域(地方)而言,国家创新体系对于区域也具有两个目标:一是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进而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水平;二是通过区域创新来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 1.2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根植性 (1)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由国家重点投入的国家属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和军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开发及国防科技研发等“国家使命”的科技活动(简称国家科技,下同),决定其一般并非完全按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布局,更多是按照靠近资源地的原则,根据区域特殊的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生物物种等部署科研力量,如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就布局于沙漠化严重和治理中心的兰州市;出于社会公平的考虑,国家科研机构布局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如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国家科技投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安排、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带)和大学科技园等布局都加大向西部地区尤其是川、陕、渝两省一市支持的力度;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国家战略部署,如“一五”时期,国家出于依靠苏联科技的考虑,在东北,特别是沈阳部署了一批国家科研机构,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与“三线建设”相配合,在陕西、四川和重庆等内陆省区布署了一批军工科研机构[5]。这些“嵌入”地方的国家科技资源,一方面具有很强的非移动性,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科技一旦布局和形成,便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和相当的稳定性,其调整转移成本巨大,更重要的,如上所述,它并非竞争性技术和产业,须着重考虑国家政治、军事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它必然与当地经济、政治以及区域环境(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隐含经验类知识、关系网络)等密切结合,形成很强的地域根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