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观调查报告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国力(1971-),女,辽宁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道德社会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原文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该调查课题通过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价值观从社会理想,公德,德性,个体价值、理想与信仰四个维度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人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深藏着社会理想与个人信仰的追求,在转型期传统思维与现代生活矛盾交错,传统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依然是主要的国民道德特征,和谐社会是党和人民永恒不懈的追求。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09)04-0143-09

      一、道德价值观调查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尤为深刻和明显。价值观直接表现为人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一种价值观一旦产生并确立,它就强有力地持续地左右和引导着人的活动,决定这人们的生活取舍并成为人活动的动力,推动着人们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奋斗,并进而改造社会、创造历史。当代中国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独立性、更多的选择性,使得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向性的特点。为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国家教育部对该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进行招标,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申请和承接了该课题,并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在全国13个省、直辖市,36个市、县、区抽取3000个个案进行问卷访问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42份。课题主持人宣兆凯教授在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该次调查研究报告分为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生态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六大部分,希望籍此。笔者主笔分析和写作了道德价值观部分。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己、他人的动机、行为和品质及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一旦形成就直接影响到个体对道德目标的确立、对道德理想的崇尚和追求、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并支配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控制个体的道德行为抉择和实际的道德行为过程,它决定着个体以怎样的道德状态存在与生活。因为其特有的强大功能,其对社会组成的分子——个体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它对社会生活的运行发挥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道德的双重功用与价值体现在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对社会而言,良好道德的维持有助于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对个体而言,其指向最高发展的终极性。所以,在对道德价值观进行内容分层时,对社会的理想诉求首当其冲。人们会普遍关切:社会能够给个体提供哪些生存与发展资源,个体对社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和要求,希望社会能够在当下或未来供给什么程度的生存水准。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诉求是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而不同的。

      在人们对社会有所期求的基础上,个体对社会同样负有基本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社会的稳定需要此社会中的公民遵守和维护基本的道德底线来维系,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公民对公德准则的尊重来保证。因此,公德成为我们第二个要了解的领域。

      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人,仅有公共道德规范是不够的。我们除了共有一个公共空间外还有属于每个人的私人生活空间,比如家庭、职业、朋友、亲友等的日常人际交往与生存方式的选择,这个空间要求我们具有相应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品德。另外,我们也需要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德性,才能更好地去遵循,公德并不足以充实我们作为高贵的人所需要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树立更高的道德理想人格,确立高尚的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可以帮助我们拥有一个坚固的精神家园。

      道德信仰不可避免地引申到下一个主题维度:个人价值、理想、信仰。它们既是人们活着的精神归依,也是指导人们日常活动、行为、选择、实践和创造的动力与指南。

      依照此逻辑推理,为了解道德价值观在中国目前的状况,我们据此提出了问题和设想,选择了社会理想,公德,德性,个体价值、理想与信仰四个基本维度。在将这四个维度在操作化的基础上编制了道德价值观量表,经过试调查后的科学筛选,这一量表最终保留了12个问题(含正向与负向两类)来测量调查对象的期待或认可倾向。

      二、调查结果描述与分析

      1.社会理想的调查问卷分析与评述

      1.1我们心中的美好社会——和平稳定、生活富裕、人人平等

      针对调查问卷第38题“您认为美好社会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我们由频数分析可知,选择和平稳定的人数占了绝对性优势,达到总人数的34.2%。选择生活富裕的776人,占总人数2942的26.4%,四分之一强。居于第三选择的是人人平等,占15.2%。其他,如法制健全,政治民主居于其后。对自由的选择就更少了,只占5.1%,极其微弱的百分比数。

      这说明了几个问题。首先,和平稳定既是人类组成社会之初的首要目标,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要求,也是中华大帝国几千年来的重要社会诉求。和平之余,人们是不可能满足于草裙野果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求富裕,求更充分的欲求满足就是当务之急了。人们所做的第二选择就是生活富裕。第三个选择是人人平等。其实,这个选项多少有一点可能发生歧义的地方。是地位身份的平等呢,还是经济利益分配的平等?不同领域的平等诉求体现出的真实意愿是不同的。而法制与民主、自由等虽已经在知识界成为共识,但尚未成为国人关注的主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