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就自己的美德中成就自然万物

——中国传统儒家成己成物观对生态伦理研究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孟勤(1957-),河北保定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伦理学,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内容提要:

在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然而,目前人们对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伦理方面,而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精髓所蕴含的生态美德思想关注很少。传统儒家不仅要求修身养性而成就自己的美德,还要求在成就自己的美德过程中成就物、成就自然,即将“成己”与“成物”统一起来,做到尽人性的同时也尽物性,最终达成使万物皆被于我的至高境界。儒家的这种成己成物思想,对当今的生态伦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09)07-0109-05

      1 成己与成物

      “成己成物”一词,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中国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髓。成己成物的观念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关于成就自己的美德与成就身外自然之物之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成己成物”语出《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1]65按照成语的解释,成己成物是指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之外的一切有所成就。隋唐大儒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言人有至诚,非但成就自身而已,又能成就外物。

      成己成物中的“成己”是指成就自己,成就人自身,按照儒家思想来说,也就是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拥有美德之人,成为人之为人。在中国率先将道德内化为个人的美德,在人的内在世界中开辟出伦理的人格世界,使之成为一切外在行为的价值源泉和客观秩序的标准,当属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按照孔子的规定,修身养性便是在人的内心人格世界中达成“仁”的境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对仁的修炼完全由自己完成,无须借助他人等外在条件。“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孔子的伦理视域里,个人对仁的修炼关键在于克己复礼,只有克己复礼才能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复礼”是使自己的行为与规范相合。当个人超越了物质欲望对自身的束缚,使行为自觉合乎于礼制规范,便达成了仁,或者说便进入了仁的境界。孔子的学生子思对此的体悟是:“成己,仁也。”在孟子那里,成己便是心诚,“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157。进而言之,孟子的成己是在自身内部充分实现人本身固有的心善和性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2]245《大学》对传统儒家美德思想所做的总结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2所谓修身、正心,便是成己,使自己成为有道德人格之人,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由此不难看出,儒家的成己是指主体内在美德的养育和修成,通过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我的美德,最终实现个人的至善存在。

      修身养性而成己属于人的内在世界,只有把这一内在世界塑造成为具有美德性质的人格世界,才能无限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超越动物性存在而升华为人之为人的存在。儒家伦理的一个根本课题是:成德与成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追求成己的本质是追求成为人,成为真君子、大丈夫。在传统儒家看来,人惟有成为有道德之人,才能担保其行为的道德合理性。成己是人的内在修行功夫,属于人的精神自觉,但儒家伦理并不局限于这种内在功夫,还要求将这种内在美德展现于外,践行于主体的道德实践中。人仅有内在美德修行而无外在道德实践,割裂了成己与成物的统一性,这种修身养性就属于伪善,内在美德就属于虚无。

      儒家美德伦理的主体外在道德实践表现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是社会向度,即要求将个人的美德实现于社会领域之中,由己推人,从而成就于人,成就于社会。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就是说,先修身、正心、诚意,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自然向度,即要求将个人的美德实现于自然世界之中,由人及物,成就于物。成己成物中的物,是指人之外的立于天地间的一切存在之物。所谓成物一方面是指善待万物,对物表现出仁爱之心,如孔子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亲身做到“钓而不网,戈不射宿”。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己正而物正”。张载则强调:“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4]62。另一方面是指尽物之性,使物成之为物,即使物各得其所,按照其自身固有的秉性和规律存在与运行。如儒家提出“各遂其生,各顺其性”,《中庸》则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总之,在儒家伦理看来,仁者、诚者,即成就美德之人,是身任天下之人,拥有普遍的宇宙关怀,他既能达人而爱民,又能利济群生,泛爱、善待、辅助天下万物,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最终实现“天”的“生生之德”和“生生之道”。

      成己成物中的“成己”属于人的内在人格世界,其特征在于修身养性,成就于个人的美德,达成于精神自觉。“成物”则属于主体的道德实践,即个人美德表现于外,落实于自然世界的现实之物中。虽然“成己”于内,“成物”于外,但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己”是“成物”的内在根据,是“成物”的内在价值来源。人必须先行成己,完善自己的内在道德世界,具备了道德准则,然后才能按照自身修成的美德标准而成就于外物,做到以仁待物,以诚事天。易言之,人只有首先成为有德之人,然后才能做出有德之事。成为仁者,才能爱人;成为仁民,才能爱物。“成物”则是“成己”的外在表现,即将修成的美德施与万物,并通过施与万物的道德实践,使个人的内在美德呈现于外部世界并落实到现实的实处。个人只有通过“成物”才能证成“成己”的完成。缺少“成己”的内在功夫,便没有由精神自觉而来的博施济众的真诚动机,而缺少“成物”的实践活动,便使个人美德化为虚无缥缈之物。其次,成己是为了成物,成物是为了成己。在儒家看来,个人的美德修养如果仅仅拘泥于内在世界,而不能通过道德实践落实到现实世界的实处,那并不是真正的成己。个人并不是为了美德修养而美德修养,美德修养的目的在于能够依据美德进行道德实践,治理出一个合乎道德理想的现实世界。即修身养性是为了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能够成就身外的一切自然之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同样道理,成物也不是为了成物而成物,而是为了成己,即通过成物的道德实践真正实现成己的人生目的。只有使家齐、国治、天下平,使万物遂其生、顺其性,才能使个人的美德得以修成。就像《中庸》所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62也就是说,达到“至诚”之境,就自然而然地能够化育万物,化物即成物。“至诚”的美德内在地蕴含着以诚待物的道德规范,而以诚待物就是尽物之性,按照事物的本性成就它,而不是伤害它;化育它而不是毁灭它。这样,人便可以与天地参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