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观念的起源与早期映像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裴传永,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教授。(济南 250021)

原文出处:
文史哲

内容提要:

关于忠观念的起源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以忠字的出现为判断依据,认为忠观念是春秋时期的产物。这是在模糊了忠观念与忠概念本质区别的基础上而作出的错误判断。忠概念晚于忠的意识和行为而出现是毫无疑问的,忠概念的出现只是意味着忠的意识和行为在社会上具有了相当大的普遍性以及忠的理论化创造的开始,是要在忠的观念上“敲上自己的图章”,而决不能据以理解为忠观念的开始产生。查考《诗经》《尚书》以及其他经史典籍的有关记载可知,早在三代,这一概念所表征的那种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就已经十分明晰了。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断定,我国忠观念当起源于尧舜时代。理由有二:其一,典籍中有尧舜时代倡导忠德、惩治“毁信废忠”之人的明确记载;其二,尧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忠德,昭示了忠观念的原初内涵。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忠”这个字,未见于目前所能见到的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亦未见于公认成书最早的传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的正文①。它在传世文献中的最初使用,当是记录孔子言行事迹的《论语》一书。据统计,“忠”字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18次,其中有14次是出于孔子之口②。孔子对“忠”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列为教授弟子的四门课程即“四教”中的一门。在孔子的影响和带动下,“忠”很快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字眼,成为各种著述中随处可见的一个积极词汇。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忠的观念就是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产生的呢?如果不是,那么忠观念究竟是何时开始产生的,其早期映像又是怎样的呢?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忠观念起源诸说述评

      在展开正面的论述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学界目前已有的各种说法(每种观点均援引最早或表述最明晰者为例):

      一是春秋时期说。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左传研究》一书中指出:“‘忠’之道德(似起于春秋时)最原始之义似为尽力公家之事。”③童先生在此连用了两个“似”字,表明他关于忠观念的起源和原初意义的判断或许还有待进一步推敲。如果说童先生的说法尚且留有余地,那么范正宇先生则可谓言之凿凿了。他在《“忠”观念溯源》一文中指出:“忠产生于春秋时代。”就在井田制及宗法分封制的崩解过程中,旧贵族的沉沦与新兴地主阶级的上升正交替进行。……只有在这样一个充满着痛苦与希望、蕴含着极大创造活力的历史场景之下,体现新政治规则的忠观念才可能产生④。

      二是春秋初期说。曲德来先生在《“忠”观念先秦演变考》一文中指出:“作为观念的‘忠’,在春秋以前尚不曾产生”,“‘忠’这一观念产生于春秋初期”。“在春秋初期产生的‘忠’,首先是作为政治观念出现的,内涵是要求君主‘思利民’,规范了君主对民的态度。这是‘忠’观念在春秋前期基本的内涵,被人们普遍接受”⑤。

      三是西周时期说。郑晓江先生在《“忠”之精神探微》一文中指出:“早在西周时代,‘忠’已被当作一种较普遍的社会伦理范畴。”⑥

      四是三代说。孟祥才先生在《“忠”的观念在我国的历史演变》一文中开篇便说:“‘忠’是阶级社会确立以后产生的伦理观念,它与‘孝’一起,成为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历久不衰的道德信条。”⑦孟先生在文章中虽未明确表述“忠”观念产生于三代的观点,但“阶级社会确立以后产生”和“奴隶社会”的具体描述足以使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

      五是虞夏说。柳诒徵先生在所著《中国文化史》一书中写道:“夏道近于虞,故虞、夏往往连言。……夏道尚忠,本于虞。”⑧

      六是氏族公社说。解颉理先生在《“忠”观念探源》一文中指出:“‘忠’源于中,在进入文明前为氏族成员对其领袖公正无偏处事准则的要求。”⑨

      七是原始社会说。雷学华先生在所著《忠——忠君思想的历史考察》一书中写道:“在原始社会,没有君,则自然没有忠君思想。但并非说当时人也不具有‘忠’的本义思想(即敬、忠诚)和行为。……他们忠于集体、忠于酋长(头人)、忠于朋友,不惜以生命而捍卫之。这些思想和行为,皆为‘忠’。”⑩

      以上诸说,笔者是按照历史时代,依据从晚到早的顺序排列的。前两说没有大的原则性的差别,只是后一说较之前一说更为具体、精确(就时代范围而言)了一些。笔者认为,这两说据以判断忠观念产生时代的标准和原则都是不正确的。范正宇先生在《“忠”观念溯源》中写道:“在中华书局1989年印行的国内最为详备的《甲骨文编》和1985年出的同样详备的《金文编》里,都找不到见于商代甲骨文或西周铭文的忠字。不仅如此,就是在成就于西周之前的《尚书》(中国最古老的史书和政典汇编)与《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仍无有关忠的文字记载。考古学和文献学所提供的有力证据,可以直接说明三代还没有忠的观念。”曲德来先生在《“忠”观念先秦演变考》中写道:“就现存文献考察,‘忠’这一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晚。甲骨文中无‘忠’字。西周以前的金文中亦无‘忠’字。《周易》的卦爻辞中无‘忠’字,只在十翼的《文言》中出现过一次。据考,《文言》非孔子作,应产生在战国之初。《诗经》中无‘忠’字。《尚书》的情况较复杂。今文《尚书》中无‘忠’字。古文《尚书》中‘忠’字出现七次:《仲虺之命》(按:“命”字应为“诰”字之误——引者)《泰誓》《蔡仲之命》《君牙》《冏命》五篇各出现一次,《伊训》一篇出现两次。但这六篇都是伪古文,不能证明西周以前已经有了‘忠’观念。可见,作为观念的‘忠’,在春秋以前尚不曾产生。”显而易见,两位先生不约而同地都以春秋以前的典籍中不曾出现“忠”的字眼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对此,王子今先生在所著《“忠”观念研究》一书中,于引述了范正宇先生《“忠”观念溯源》一文的相关文字后指出:

      这样的论证方式,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考古学、文献学所提供的有力证据”,是可以“直接说明”历史存在的,但是却不能够“直接说明”历史的不存在。就是说,可以证明“有”,却不能够证明“没有”。这是因为,“考古学、文献学所提供的”,只是历史存在的片断的不完整的遗留。这样的“证据”无论怎样“有力”,也是不能够“直接”地彻底否定某种历史存在的可能性的。(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