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温克勤,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天津 300191)

原文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内容提要:

王阳明“良知”道德本体论和“致良知”工夫论主要来源于孟子和陆九渊的道德思想,王阳明对孟子、陆九渊的道德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挥,从而将儒家的心性道德本体论和道德功夫论推向新的高峰。王阳明的道德修养工夫论是由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决定的,也是其道德理论的宗旨和核心内容。王阳明和朱熹的道德本体都共同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素,不同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3-0079-06

      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是宋明道(理)学所着力探讨的伦理学课题。作为宋明道学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了“良知”道德本体论和“致良知”道德工夫论。本文就王阳明的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的思想渊源、道德本体论的理论建构、道德工夫论及特点,以及王阳明和朱熹道德思想的异同问题,谈一些粗浅之见。

      一、王阳明“良知”道德本体论和“致良知”工夫论的思想渊源

      王阳明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和致良知工夫论主要来源于孟子与陆九渊的道德思想。

      在历史上,孟子最早提出“良知”概念。他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这里,“良知”指天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亦称作“本心”。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此“本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表现为天赋的道德意识仁、义、理、智(《孟子·公孙丑上》),所谓“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在他看来,心产生道德就像口、耳、目产生感觉一样:“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同上)孟子还以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而施救(见《公孙丑上》),见亲死为鸟兽所食而想到掩埋(见《滕文公上》),说明人之性善出于天性自然,是人的良知良能。在孟子那里,性善和良知是互相论证的,是一回事。孟子更进一步通过发挥“天人合一”思想,论证心产生道德的本体义,他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并从而开启了道德形上学、本体论探寻的先河。冯友兰讲:“孟子因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而言性善。人之所以有此四端,性之所以善,正因性乃‘天之所与我者’,人之所得于天者。此性善说之形上学的根据也。”[1]既然“天”是道德的形上根据,而人尽心知性可以“知天”,即心(心性)与天是合一的,那么,心(心性)也就具有了道德本体义。孟子在良知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心”、“求放心”、“先立乎其大者”的道德修养工夫论。他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寻求被陷溺的心,把丢失的良知善性找回来。为此,他提出“先立乎其大者”的修养要求:“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同上)所谓“先立乎其大者”,就是首先修养心志,使本心良知做主宰,这样就可以挡住感觉和外物的诱惑了。孟子的良知性善说、“天人合一”说以及“先立乎其大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尤为宋明儒学所特别重视,并给予了深入的阐发。而其“良知”概念更为王阳明所袭取,并成为其哲学、伦理学的核心范畴。

      南宋陆九渊的“心即理”和“反省内求、发明本心”,是王阳明道德本体论和工夫论的重要思想来源。陆九渊的道德思想也渊源于孟子。他十分崇拜孟子,自谓其学问乃“读《孟子》而自得于心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他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本心”说,使之具有宋代道学(理学)的色彩,这就是“心即理”思想命题的提出。陆九渊和其他道学家一样,也谈“道”谈“理”,将它们视为最高最后的存在根源,具体表现为宇宙万物的存在秩序。如他讲:“塞宇宙一理耳。”(同上书,卷十二《与赵咏道》之四),“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同上书,卷三十五《语录下》)但他和程朱理学派不同的是,认为“道”或“理”就在人的心中,跟心是完全同等的概念。“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同上书,卷一《与曾宅之》)“道未有外乎其心者。”(同上书,卷三十四《语录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年谱》)“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同上书,卷十一《与李宰》之二)在他看来,心和理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语录下》)“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同上书,卷二十二《杂说》)在“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的基础上,陆九渊提出了“反省内求,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工夫论。他继承孟子“求放心”、“先立乎其大者”的修养要求,提出“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语录上》)“只‘存’之一字,自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与曾宅之》)并以此批判朱熹的“格物穷理”为“支离”破碎、“浮沉”无根(同上书,卷二十五《鹅湖和教授兄韵》)。他对孟子讲的“先立乎其大者”非常欣赏,他说:“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语录上》)他提倡独立思考、“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语录下》),“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语录上》),等等。他的道德思想对王阳明道德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故向有“陆王心学”之称。

      王阳明对孟子、陆九渊的道德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和发挥,从而将儒家的心性道德本体论和道德工夫论推向新的高峰。

      二、王阳明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其理论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