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76(2008)05-0020-05 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达到品德的完善,实现人的完满德性,从这一点来说,通常将他们的伦理思想称为德性主义伦理,而从德性主义出发论述有关人的教育的这种观点就可以称为德性主义教育观。无独有偶,西方的这一传统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并不仅仅只是西方文化的专利,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源头,也有与西方德性主义类似的伦理思想,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的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既有着与西方传统德性主义相同的一面,又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中西方传统德性主义道德教育观进行比较,既有助于深入理解德性主义伦理的思想内涵,也对今天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与启发。 一 “德性”何谓 研究者们一般都公认西方传统中所谓的“德性”与中国传统的“德性”概念是有区别的,这是由语言的民族性特点以及西方哲学思维特性所决定的。关于这一点,汪子嵩等著的《希腊哲学史》中就有详细说明: 希腊文中arete原来是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比如马的特长是奔跑,鸟的特长是飞翔,各种事物的arete是不同的。智者和苏格拉底所争论的人的arete,主要是指在政治上和待人处事上的才能和品德,后来拉丁文译为virtus,英文跟着译为virtue,中文一般依此译为美德,也有译为德行或德性的。其实人的arete不仅有道德的意义,也有非道德的才能方面的意义,比如工匠的arete是工作做得好,琴师的atete是琴弹奏得好。西方许多国家的学者都觉得在本国语文中很难找到一个与arete含义完全符合的译词[1]。 尽管在中文里无法找到与希腊文中arete完全一致的词汇来表达其含义,但自译介亚里士多德著作以来,译者通常将arete译为“德性”①。抛开关于arete译名的争论,来看看这个词的内涵是什么。英译本中将arete译为vitrue,通常认为英译本比中译本更加接近希腊文原意,现就以英译本为例,来看virtue一词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希腊文中的“德性”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是“virtue”?亚里士多德对它作了如下的定义:“Virtue,then is a state that decides,consisting in a mean,the mean relative to us,which is defined by reference to reason,that is to say,to the reason by reference to which the prudent person would define it.”② 古希腊思想家们历来秉承这么一个定义传统,那就是概念的定义就是“种加属差”。从“virtue”的定义来看,这一概念的“种”就是“state”,其“属差”就是“mean state”。“state”一词通常将之译为“状态”,也就是事物本身性质中所具有的某种倾向性、某种品性(disposition),这种具有倾向性的状态是一种根深蒂固、不易瓦解的状态。而在“state”的定义中,最重要的内容在于这一概念定义中的“属差”,即“mean state”。所以,要说清楚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对于“mean state”的意思一定要弄清楚。 众所周知,“mean state”即“中道”。“中道”学说是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中道”?“中道”的这个“中”指的是什么意思?研究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学者们对此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杜维明认为,亚里士多德的“mean state”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中”就是在“过”与“不及”之间的中间点[2]。也有学者认为“中”是与“virtue”联系在一起的,从内在状态来说,“virtue is mean”,当这一状态由内而外发挥出来,就是“mean”。还有人将“mean”的解释与“对(right)”联系在一起,“mean”就是“对”,就是“正确”。这些关于“mean”的解释都忽视了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常提及的一个比喻,即“弓箭手”之喻。假如将美德视为弓箭手射箭时所必需的技艺的话,当一个人成就了美德,他在行动中就会有一个正确点,这是弓箭手的靶点。当所具有的美德在行动中朝着这个正确点前进,也就是弓箭手以他超凡的技艺射中了靶心,这就是“mean”,就是“中”。行为中的“过度”与“不及”就犹如弓箭手射箭时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就不是“mean”,也就不是德性所应具有的状态。关于这一解释,可以用《尼各马可伦理学》文中多处出现的“aim at”和“hit作为最好的证明③,如:“and that is a mean because it aims at the intermediate condition in feelings and actions.”④ 美德既然是这么一个固定的“mean state”,它的组成就要包括这么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理性、传统风俗习惯及情感;也就是说,德性实际上以自己的理想和情感将传统习惯,即传统价值中的理念形成为自己内在的品格。应该说,亚里斯多德的这个“德性”定义代表了古希腊思想家们的“德性”概念,西方传统的“德性”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指人的内在的“品德”。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德性”,其主要内涵指人的道德性,侧重于从人性出发刘德性进行阐发。从这一角度,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德性主义思想主要指的就是儒家思想。据此,可以从儒家关于“德”的阐述,来看待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德性”内涵。 古汉语中“德”通“得”,东汉刘熙载有谓,“德,得也,得事宜也”(《释名》卷四)。许慎《说文解字》进一步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3]。清代段玉裁注为:“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4]这样说来,古文中的“德”意为“得到”,是当人们将事情处理得当之后的所得,这种所得既是对己的所得,也是对人的所得,是对己、对人都互利的。但是,严格来说,对己得与对人得还是有区别的,德之内涵主要还是指的“内”。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孔颖达的疏中得到证实,“德者,得也。谓内得于心,外得于物。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是行之未发者也,而德在于心不可闻见”[5]。德是内心的东西,是对自己有利的一种获得,既然如此,这种获得就不一定是高尚的。所以,在最初使用“德”时,往往有吉德、凶德之谓。《左传》中就有:“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歼为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只是随着对人性论述的逐渐深入,“德”之先天性成为其内涵中的重要内容,“德”也更多意指“美好”、“高尚”之意。因此,中国传统中的“德性”内涵与“人性”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