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9-0103-08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结构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大致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苏联的社会基本矛盾解释论。这种观点主要依据马克思写于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认为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最集中、最经典的表述:不仅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规定,同时还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二是我国过去长期倡导的阶级斗争模型、暴力革命论。这种观点主要通过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开头的阐述,认为这里已表明这样的思想:阶级产生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向前发展,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是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1856-1918年)创造性地提出的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这五项简称为生产力、经济关系、社会政治制度、社会中人的心理或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①。实际上,第一种观点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马克思在《序言》中阐述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历程,唯物史观的这些基本思想正是他从19世纪40年代初开始研究经济学以来所得出的基本结论。第二种观点是针对我国过去长期的现实情况提出的,随着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这种观点自然而然地逐渐退出了市场。第三种观点的独到之处在于把上层建筑划分为三个层次,特别是把思想上层建筑区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这有独特意义,但是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的观点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7-1848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下文简称《费尔巴哈》章)中就已初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创立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雏形,为后来唯物史观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石;探索唯物史观最初内在结构的比较全面的文本应追踪至《费尔巴哈》章,《费尔巴哈》章对全面揭示唯物史观原生形态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意义。我们对《费尔巴哈》章四大部分手稿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发现四个大束手稿都分别具有一个主题:第Ⅰ部分主要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是现实的个人;第Ⅱ部分重申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重点讲社会分工与社会交往的历史发展;第Ⅲ部分讲最重要的分工——脑体分工,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关系,并论述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及其所体现的阶级利益与观念关系的变化运动推动着社会阶级结构矛盾运动的展开;第Ⅳ部分主要考察了劳动分工与社会交往的历史发展,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四个大束手稿内容由唯物史观这根思想红线串联起来,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思想的四个内在理论构件,即研究起点论、历史发展论、矛盾动力论和社会结构论。我们进一步以四个大束手稿为主线和其中掺杂的小束手稿为补充进行详细比较分析,还发现:虽然每一个大束手稿各有一个主题,但是对于同一主题,四个大束手稿之间又相互补充。下文以《费尔巴哈》章文本为依据,基于文本结构与基本理论相统一原则,在正视文本学事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唯物史观最初母体结构的创作过程和基本内容。 一、《费尔巴哈》章唯物史观原生形态文本结构分析 《费尔巴哈》章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间内写下的几个手稿联结而成的,手稿的流传情况很复杂。据《费尔巴哈》章手稿的最新研究成果,手稿包括七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具体写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写成的是第5部分,对应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995年版第1卷第Ⅱ部分;其次是第6部分,对应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995年版第1卷第Ⅲ部分;再次是第7部分,对应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995年版第1卷第Ⅳ部分;最后是写于对各篇的内容作过调整之后的第1、2、3、4部分,对应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995年版第1卷第Ⅰ部分②。这样,《费尔巴哈》章四大手稿按写作时间顺序可排列为:[Ⅱ]-[Ⅲ]-[Ⅳ]-[Ⅰ],[Ⅱ]-[Ⅲ]-[Ⅳ]是马克思恩格斯按时间顺序从前往后书写内容的,而[Ⅰ]是写于对各篇的内容作过调整之后,既具有对前面三部分的接续性,也有在一定程度上的总结性。 现以《费尔巴哈》章唯物史观原生形态内在四大理论构件为线索,具体分析其文本结构: 从文本写作篇幅看,第Ⅰ部分主要论述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当然《费尔巴哈》章手稿写作的最开始部分即第Ⅱ部分开端中就已有论述。现按前文考证的文本写作时间顺序作简要梳理:第Ⅱ部分开头即文本的第74-81页批判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局限性在于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类历史的前提问题,并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最初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活动作了论述,以便更明确理解“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含义;第Ⅰ部分开头即第62-68页在批判以往一切唯心史观脱离现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前提、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思想,并对“现实的个人”做了科学规定;第Ⅰ部分结尾即第71-74页对唯物史观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思想作了进一步说明、补充与总结。可以看出,第Ⅰ部分开头和手稿写作的最开始部分即第Ⅱ部分开头之处的结构与涉及的问题有某种相一致的地方,都是在批判以往唯心史观的基础上阐述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问题,而且手稿后续部分比前面部分更具有说服力、概括性和总结性。 从第Ⅱ部分写作篇幅看,主要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当然第Ⅳ部分和第Ⅰ部分也大量涉及了历史发展论的内容。按写作时间顺序具体考察如下:第Ⅱ部分第78-87页纵向考察了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即产生阶级之前的社会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社会活动、作为社会分工结果的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阶级社会的产生过程和未来的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产生的前提条件及其实现;第Ⅱ部分第88-89页纵向考察了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条件、必然性、现实性和所产生的结果;第Ⅳ部分第103-115页在分析城乡分离、商业同工业分离和大工业产生三种分工情况下,考察了分工同生产与交往形式相互关系,即劳动分工与社会交往的历史发展;第Ⅰ部分第68-71页考察、总结概括了生产力与分工的相互关系,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工与所有制关系,以及历史上三种所有制形式(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下生产力与分工的不同发展状况。总的来看,第Ⅱ部分纵向考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横向考察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发展,此时论述还带有很抽象的性质。第Ⅳ部分考察了历史上三种分工情况下劳动分工与社会交往的历史发展,已经更具体化了。第Ⅰ部分过渡到分析社会形态,分析了历史上三种所有制形式的更替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论述具有了更高水平的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