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9)7-114-03 一 否定的或虚假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否定性质,最早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说:“不要以为,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无论就整个研究而言或就个别部分而言,除了和研究其余的自然科学一样能够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坚定的信心之外,还能达到别的目的。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能够过恬静的生活。正如生理学的任务一般是研究最主要的事物的原因一样,这里幸福也是建立在对天体现象的认识基础上的。关于日月出没的学说,关于星辰的位置和亏蚀的学说,本身并不包含有关幸福的特殊根据;不过恐惧却支配着那些看见这些现象但不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因的人。”①马克思在这里把“意识形态”与“空洞的假设”并列在一起使用,表征了意识形态的虚幻性,说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在这以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了否定性质或虚假性质的意识形态概念。 首先,独立自存的或唯心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当时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作是虚假的意识予以否定和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指的是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和以其不同的先知为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之后的德国批判哲学即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无论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还是布·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施蒂纳的利己主义,都是一些思辨、抽象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标榜自己是“批判的化身”,认为他们改变现存意识的批判,就能改变世界,认为对意识的批判是历史前进的唯一力量。由此看来,他们只把批判停留在纯粹的思想领域,而没有迈出与现实做斗争的一步,他们用自己的“词句”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而丝毫不触及现存世界本身,正如马克思所说,“尽管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而实际上他们是最大的保守分子。……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②显然,德国哲学是从“天上到地上”,意识被当成了决定社会的东西。它是从幻想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从而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活与观念的关系;与之相反,马克思认为,我们是从地上即从现实的基础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可见,意识形态的否定性(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主要是指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它不是从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青年黑格尔派这种颠倒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意识形态,就是虚假意识,是对现实的一种本末倒置的意识。它的虚假性就在于没有把观念摆在适当的位置上,把本来不能独立自存的意识形态看作是独立的、决定现实存在的世界的东西,以为整个人类历史不过是意识改变的过程,而不是现实的运动。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种意识形态的神秘性、伪批判性、虚假性进行揭露和批判是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唯心史观的否定。 至于德国社会主义,由于他们用德国的尤其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意识形态来解释、说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看不清现实的社会关系,因而只能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俘虏。 其次,作为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独立自存的东西,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相反。德意志意识形态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它是对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象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这种说法表明,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为一种虚假的、“颠倒的”意识,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对现实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它产生于一种颠倒了的世界。马克思在谈到宗教意识形态时说:“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④。意识形态意味着一种双重的颠倒,一个是现实过程的颠倒,一个是意识过程的颠倒。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一个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首先,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本身就是颠倒的,因为它的存在以压迫人、奴役人、剥削人为基础,从根本上有悖于人的自由以及全面健康发展。这种颠倒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颠倒(统治),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结构的颠倒(剥削),客体化了的社会实践的颠倒(异化)。其次,处于颠倒了的世界中的人们对这个世界又产生了一种颠倒的意识。⑤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颠倒了的世界就应该产生一种符合这个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资本主义社会是颠倒的,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产生符合资本主义现实的本真的社会意识,这样主观就符合客观了。但是这个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却没有产生真实的社会意识,而是产生了一个对颠倒世界起粉饰、美化作用的意识,这种意识就是意识形态,它实质上是对(颠倒)意识的颠倒,即对颠倒世界产生的(颠倒)意识的颠倒。在这种意义上,意识形态是“虚幻的”、“不正确的”和“不真实的”,它用幻想的美妙景象要么是对社会历史过程的一种歪曲,要么是对现实的一种掩盖,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舆论强制工具、辩护工具、欺骗工具。 再次,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无疑具有阶级的属性。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精神生产的产物,意识形态就其本质和主要倾向而言,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⑥那么,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它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在建立国家政权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建立了自己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美化现存,愚弄人民,假仁假义地以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因为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⑦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统治社会的思想伪装成全社会以至全人类的永恒真理,这就充分说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虚伪性、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