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国标,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哲学博士,湖南 长沙 410006

原文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大众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从多重视野来理解它、解释它。在存在论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的本性;在主体性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揭示的是一种新的主体性理论即大众主体性理论的建立;在方法论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确立了一种新的解释学即大众化解释学。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09)04-009-06

      大众化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始终,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根本的价值指向和基本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大众化”本身的理解似乎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总是注重于从宣传与启蒙的维度来理解大众化,把它当成一种简单的解释技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方法。于是,通俗化就成了大众化的代名词。其实,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大众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人们可以从多重维度来理解它和阐释它。它至少体现了人的感性活动和面向生活世界的本体维度、确证人类整体本质力量的主体性维度、让理论变成物质性力量的诠释维度以及与时俱进的当代性维度,等等。

      一、存在论视野:面向现实生活

      我们知道,马克思引领了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或基本精神的根本转向,即从以往的形而上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那么,生活世界是一种怎样的世界呢?“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回归生活世界实际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回归。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认为:回归生活世界根本是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思考。马克思从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来分析生活世界。作为自我生成的存在物,人的自我生成活动就是他的生活,而劳动或实践正是人的自我生成活动。

      那么,生活世界与大众是什么关系呢?回归生活世界与哲学的大众化是不是具有某种同质性呢?回答是肯定的。

      这里,我们需要对“大众”概念进行一番解释。一般来说,大众指“大多数的民众”或“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大众”一词的涵义常常比较模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语境中,涵义往往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从发生学意义上说,它产生于革命时期,或者说产生于为革命而准备的理论话语中。它同“人民”一词一样,往往被赋予某种政治涵义。在革命时期,大众常常指被剥削与被压迫阶级,要求实现自身解放的那部分群体,它们有强烈的革命要求,以革命的主体和革命同盟者出现。有时候,“大众”直接就是指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而剥削阶级或反革命阶级是不被包括在内的。毛泽东经常说到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的。

      在后革命时期,即革命取得胜利、新政权刚刚建立的一段时期,由于存在阶级联合的情况和统一战线的需要。“大众”的外延已有所扩大。它可以涵盖部分曾经是剥削阶级的人员。总之,大众与非大众的边界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但它的判断标准还是明确的,即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采取的态度。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积极参与、支持、拥护、同情态度的,是大众。有时,即便是观望或中立人士,只要不采取明确的敌对态度,他们可以算是人民大众。

      在当今时代,“大众”一词的外延进一步泛化,因为革命话语已转换为建设与和谐话语,革命时代群体之间的尖锐对立已不存在,敌我矛盾已被人民内部矛盾所取代。由于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这就意味着过去依照阶级的立场和对革命的态度来确立的“大众”,显然已不合时宜,现在已改变成所有参与社会建设的人们。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社会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大部分人都属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大众”已逐渐被去除了革命与阶级的意味,而更多地具有了社会与文化的含义。它意味着参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所有人。

      总之,革命时期,社会矛盾的焦点在阶级对抗,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当然表现为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此时的大众指革命的阶级及其同盟军,大众是革命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后革命时期,社会矛盾的焦点在于巩固新生的政权和实行社会的大整合,实践的主要形式表现为社会基本建设。此时的大众指的是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因而,大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时期,也即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时期,社会矛盾的焦点在于体制转型与革命,各阶层的分化、利益多样化及其调整。此时,带有革命余韵的“阶级”范畴已无法承担描述社会的根本特征的功能,“阶级”已不足以概括社会群体的分化与整合状况。而“阶层”则成为代替“阶级”一词用来描述社会状况的一个基本范畴,社会民众也不再因阶级的成分进行社会排序。此时,实践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改革、重构、建设。“大众”一词则用来对社会民众的总体描述,几乎指全中国的所有民众。大众是改革与建设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

      所以,尽管不同时代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不一样,从而不同时代主要的实践形式可能不一样,但“大众”总是随着时代的沉浮始终是实践的主体。实践与大众总是与生俱来地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尽管革命时代的“大众”的涵义近于“人民”或“人民群众”,和平时代的“大众”的涵义近乎“人们”,但如果我们的思维超出具体的时代局限,站在历史的总体的高度来思考,我们发现,“大众”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指的“从事感性实践活动的人”、“现实的人”。马克思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②这里,马克思所表达的是实践哲学的出发点,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重心,说明与解释世界的关键在于“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也就是大众或人民大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脚却于“大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