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3-0047-07 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这一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哲学,不仅实现了理论视野从个体价值本位向社会价值本位这一研究范式的历史性置换,而且也进一步深入到社会之中,展开对其本质的关系分析,并在对社会关系这一社会本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揭示出了社会关系的实践基础,实现了从社会关系到生存共同体这一社会观的理论升华。然而,马克思哲学是一种推崇共同体合作的理性主义特质的社会公共哲学。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哲学,公共性是其价值的信念和追求。 究竟如何来理解社会?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虽然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有意义的探讨,但是,从总体上说,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个体本位出发去理解和把握社会概念,因而无法对社会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传统的个体本位的社会观进行批判性扬弃基础上的。与传统的个体本位的社会理解不同,马克思是从社会本位出发去理解和把握社会的。 马克思在其新社会观中,首先用社会关系概括社会。对社会关系的基本含义,马克思起先概括为“许多个人的合作”,后来,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更加明确地把社会关系解释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由于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关系,这就注定了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关系天然地是属于人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①既然马克思把社会关系理解为属人的关系,那么,他在谈到社会关系的时候,总是把它与人的需要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进行思考。马克思指出:“自然的必然性、人的特性(不管它们表现为怎样的异化形式)、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②这种利益“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③。这种共同利益制约“某一阶级的个人所结成的……社会关系”④。利益取代致使一种交往形式为另一种“适应于较晚时期的利益的交往形式”⑤所取代。 马克思还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体上来把握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离不开个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私人的个人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⑥但却不能以此推论出它与个别的和偶然的个人联系相同,更不能将其归结为个人关系。个人关系是个别的、偶然的关系,而社会关系所反映的总是人们之间整体的、实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经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指出,这种社会就是建立在阶级对抗上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不是个人和个人的关系,而是工人和资本家、农民和地主的关系。抹杀这些社会关系,那就是消灭整个社会”⑦。这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中的”⑧。因此,社会关系也是一道“普照的光”,在这道光芒中,人和社会的一切事物的自身性质都被遮盖起来。从对社会关系的上述理解出发,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他看来,社会关系始终表现为一种观念之物,它的存在、形式和特征总是需要通过人或物的社会存在来得到体现。“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人的问题时指出,“这里考察的人都不过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体现。”⑩在他看来,“经济舞台上的人物,原也不过是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人格化。”(11)正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体现在自然存在的人身上,才使他们取得了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存在的方式。马克思也同样看到了社会关系的属人性在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物化现象。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任何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品上,给这个物品一种独特的社会性质。”(12)因此,对物的分析只是为了找到体现其中的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这方面,以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主要缺陷就在于“单纯从资本的物质方面来理解资本,把资本看成是生产工具,完全抛开使生产工具变为资本的经济形式,这就使经济学家们纠缠在种种困难之中。”(13)最后,马克思还把社会关系理解为“人的一般本性”。正是人的这种一般本性,才构成了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但是,马克思同时又认为,关系作为人的一般特性,虽然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一般本性就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社会关系总是处于历史地发展变化之中。从起源上看,人们之间最初的社会关系首先是在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而且在过程当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社会关系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其内在机理就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力是不断进步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也要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在这些多样化的社会关系中呈现出的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也必然不断发生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人们的社会分工行将消灭,阶级差别也将消灭,每个人将获得高度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社会将变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联合体”,那么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区别就将逐步消亡,把人们区别开来的社会关系本质也将不复存在。 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不仅将其归之于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把这种关系视为实践活动关系的展现。马克思指出,社会作为关系的有机体,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马克思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经典命题。这一命题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交往形式、一切社会关系都应该在实践中得到理解,都可以通过实践使之革命化,文化和社会的因素被广泛地包含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说:“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14)不过,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更多地是指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生产劳动中就展现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两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及社会现象都是这两重关系的派生物。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5)这样,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另一层的社会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了这两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他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6)随后他又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考察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在这里,马克思不仅对“交往和生产力”(17)作了注释,而且还从这种认识出发得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所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过程,不仅是主体自觉改造物质客体的感性活动,同时是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的活动。从这个意义出发,社会关系的实践展开实际上指的是交往实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实践既生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生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和交往构成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两个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和条件、共同发挥作用的基本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在这个基础上,人类的其它活动包括交往才能够发生和实现。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只有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才能建立起人类的普遍交往,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一开始就必须通过人们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征服、改造和利用来实现。而人类个体能力的软弱和有限,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人们采取相互合作的群体活动方式。于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交往就产生了。这种低水平的交往关系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提高和发展,从单纯的物质交往分化出精神交往、思想交往、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发展为通过科学技术成果为中介的间接交往,并扩大了交往的范围。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不能离开交往活动,交往活动是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现实前提,人们为了能够从自然界获取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就必须以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前提条件。交往就是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通过交往,人们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互换其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生产本身“是以个人彼此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且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交往也不断扩大,人类社会“由于交往的扩大而获得了动力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第一种劳动”。所以,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其相互作用中,构成了人类社会实践系统中的两个基本方面,而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个基本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