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实践”阅读

——兼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种理解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荣海,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聊城 252000)

原文出处:
东岳论丛

内容提要: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始终是围绕现实实践而展开的。唯物史观与旧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实践原则的贯彻。唯物史观含蕴着强烈的实践理性。但“实践”原则既非现实实践本身,也不是历史观走向实践的保证。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没必要纠缠于其称谓、原则以免陷于无谓的概念之争。注重对实践问题的关注,注重现实功能的实现,这才是当代唯物史观发展的核心和紧要问题。对于唯物史观功能的研究,应侧重于唯物史观由精英意识转化为平民意识的途径;在阐释、解决社会现实实践矛盾中彰显唯物史观的价值;在哲学与社会主体、实践的互动中促进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2-0120-05

      “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已有多年,就当前来看,这一讨论的意义,即推动哲学与实践互动的初衷,已经转化为抽象的概念之辩与意义之争,真实的“实践”反而被悬置、冷落,哲学仍然在社会现实实践之外飘零。就“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而言,似乎只是相对于传统“辩证唯物主义”框架的突破,而针对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如何体现“实践性”,却涉猎不多。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真正与“实践”连接,既使实践原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解说中得以体现,又使唯物史观理论具备向实践敞开的特征与功能,使哲学与实践相互进入对方的“视野”,既是唯物史观理论创新、“实践唯物主义”深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客观进程的吁求。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践”审视和阅读,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一、实践原则在唯物史观的贯彻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一生的理论贡献归结为两方面:一是“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1]。第一个发现针对的是宏观人类社会历史,第二个发现是在具体角度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成、发展的内在“秘密”,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框架的内容。但是,作为马克思针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并形成的最具有原创意义的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之后的理论研究中,却没有走向前沿平台和核心位置。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醉心于“基础”理论研究而把其重心指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拓展和运用。历史新时期,在“反传统”旗帜引领下,哲学曾数度出现“创新”高潮,“实践唯物主义”等所谓创新成果视野,并没有指向并覆盖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在社会发展中“缺位”,关键的因素,即是这一理论理解中“实践”的缺位。实际上,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始终是立足于实践,并傍依实践这一线索而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扬弃旧唯物主义的前提下诞生的,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把脉与破解,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突破性超越的关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这样理解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2]这一经典性话语,对于理解唯物史观及其实践性特征,具有“破冰”意义:其一,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前提。在马克思的视野里,作为一种世界观哲学,其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决非是人之外的世界,而是与人的生存发展有着现实性联系的世界,人所面对的是与人构成现实对象性关系的感性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互动的、实践的,在这种“实践性”基点上所展开并被把握的社会历史及其规律,就是唯物史观。其二,指出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共同缺陷。旧唯物主义把认识对象当作游离、孤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唯心主义把对象视作主体施压下的消极客体,二者都没有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视为人与对象的互动性“活动”,对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缺乏辩证的、多向度的、相互作用性的理解,这就出现了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而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这一离奇现象。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社会历史继续推进着;另一方面,整个人类思想史却扭结着对社会历史解释上的谜团。其三,把“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感性世界”去理解,当这一“感性世界”转化为社会历史时,唯物主义也就成为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3]“社会物质”即是人的感性活动所面对的对象;“物质生产”、“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等即为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误入迷途的原因,即在于脱离实践认识社会历史。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它同自然、自然运动形式相比,其固有的特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包含丰富的意蕴:其一,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的。从人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形态上看,人正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社会生活也正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内容。其二,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标志着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社会运动的出现。社会运动在其本质、进化方式和运动规律等方面,都与自然界的运动有着本质区别,而构成这种本质区别的基础则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其三,实践活动是社会运动的承担者,在社会运动中,人的社会生活首先是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始源性活动。同时,社会运动也在创造着社会关系,并通过这种社会关系调整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构成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实践作为社会运动的承担者有多种形式,但最能体现社会生活本质的,则是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关系即改革社会的实践以及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基本的实践形式。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唯物史观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得以合理、动态的理解,才能把握社会“活”的特质并进而展示其内容的丰富性。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社会历史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创造、展开的过程。社会的基本结构系统,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其展开过程以及由二者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本身就是不同层次实践活动的聚集;社会政治结构是以政治上层建筑各要素在经济基础上通过关系性活动这一实践为支撑的。社会主体只有活跃于实践之中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才能形成创造历史的作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功能就体现在认识、改造世界的现实实践中。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的世界的生成方式与基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体若改变世界,也惟有通过人的实践、劳动。人的劳动实践是世界改变与发展的基础。

      二、唯物史观“实践”的“理论化”与“现实化”

      唯物史观以社会历史为对象,以现实社会发展为线索,以功能实践为着眼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实性特点。但是,唯物史观并不是一个“完成性”形态,因此,不能由此出发对任何社会历史现象俯视性地指手画脚。作为一个理论形态,唯物史观所含蕴其中的“实践”原则不过是引导其走向真实实践的意向和可能,相对于非实践性的历史观,其积极意义至多表现为具有指向社会实践的趋向罢了,并非就是现实实践本身。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描述社会历史演进的理论形态,始终处于不断被更新的前沿。唯物史观的“实践性”,是作为理论形态内的一种理性原则和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统一,是其世界观、方法论的功能性结合。实践原则贯入唯物史观并不能保证其理论形态的合理性,唯物史观只有在与社会历史实践的相互作用时,只有当唯物史观长期处于现实实践的审视、阅读时,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才能得以巩固和展开。“每一种哲学自身也是一座符号建筑,它因此在与构成了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其他交换样式的严格关系中被构成。哲学完全是历史的,它从来都没有独立于历史话语之外。”[6]庞蒂这段话揭示出哲学与历史、唯物史观与实践的必然联系。唯物史观本身即是处于“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严格关系”中,被社会实践所规定和更新的“历史话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