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8)06-0051-04 题记:这篇短文是应邀为“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所撰写的会议论文。到会议召开的时候(2007年10月),我的导师高清海先生也离开我们三周年了。十年前,我和高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力求哲学范式的及早转换》的论文(见《哲学动态》1998年第12期),那是我跟老师合作撰写的唯一论文。从那时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转换成了学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本届论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为主题,或许也说明了这点。在当年那篇短文中,我们提出从“物”的范式向“人”的范式的转换。在此文中我们又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原初范式为阶级斗争范式,后来蜕变为主体性范式,而今整个范式已经陷入危机。对于此文的观点,我已无从征求老师的意见,不过,我在心里倒是把他的去世看成该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不管怎样,高先生在自己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曲折生涯中,宁牺牲利益以追求真理,而不为了利益而牺牲真理,这种精神是我感受至深的。 本文所谓“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①是指当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以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并跟现实政治密切互动的一种哲学学术范式。其所以可以叫做“范式”(paradigm)[1],首先在于,在中国从事哲学研究的最近几代学者,特别是后来归宗到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者,一提到哲学和实践,马上就会想到许多共同的说法、话题和经典,它们构成了一套完整而稳定的哲学话语。这些说法如: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话题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等。有关经典更是卷帙浩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的《矛盾论》与《实践论》等等。尽管学者们的具体见解不尽相同,但这些说法、话题和经典构成了大家共同的思考前提、工作对象和学术资源。称之为范式的其次的理由是: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科学的演变有一个从常规时期经过危机和革命而进入新的常规时期的过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也可能在危机和革命后进入一种新的常规时期。 本文要指出的是,如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作为一种范式存在一定的危机,而摆脱这种危机的出路是:它应该既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同时也应该是一种作为实践的哲学。 一、实践哲学的两个面向: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流行着一个看法,即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之前都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这种看法存在着知识性错误。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文化传统的产物,而这个传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与广义的实践哲学,理论哲学解释世界不变的原因和原理,广义的实践哲学研究并实际襄助人的行为和制作等活动。②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很多,其中的关键在于,受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局限,人们仅仅从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等人类活动类型去理解实践,而没有意识到实践无非是人的行动,它可以从极其多样的视角、以极其多样的方式去观察,从而开显出极其多样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路径。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可以说只有马克思的学说才主张以物质生产为基础、通过阶级斗争去改变世界,但不可以说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实践哲学。 笔者认为,任何实践哲学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的面向——好比一个钱币的两面,即它既是关于实践的哲学,也是作为实践的哲学。就是说,任何堪称实践哲学的学说总要提供一套关于实践的独到理论见解;任何号称实践哲学的学说也总要依其学说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从而使关于实践的哲学和作为实践的哲学在特定语境中达成一致,形成不同的实践哲学范式。那为什么某种实践哲学范式会发生危机呢?一种旧的实践哲学范式之所以会发生危机,并最终为新的范式所取代,归根到底在于特定人类共同体的实际处境改变了,实践的主题不同了。此时,表面上看,旧的范式仍旧讲着实践的话语,可实际上,它所言说的实践问题和当下人们切身感受到的实践问题已经不是同样的问题了,它的言说对现实也不再有实际的作用,因而它虽然还是关于实践的哲学,但已不再是作为实践的哲学了。这种情况下,旧的范式的危机就出现了。 古代中国的儒家哲学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哲学。仁义礼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等既是关于实践的哲学,也是作为实践的哲学。这种范式存续了两千多年。可近代西方文明的冲撞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实践主题,导致儒家实践哲学范式发生危机。在内忧外患中,革命者选择了一种最革命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新的实践哲学范式。 在西方,柏拉图提出最好的政体是哲学所设计的政体,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最好的政体还应是最切合实际的政体[2]。不管怎样,探寻城邦政治改善之路,就是那个时代和地域的实践主题,由此便形成了他们那种特定的实践哲学范式。后来,康德关心普遍的道德原则以及建基其上的普世政治模式,实践哲学的范式又换了模样。马克思的时代,资本的功绩和罪恶同时彰显,造就了广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实践哲学范式。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义自由主义范式正在转型,各种后现代性质的实践哲学范式正在成为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