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而上学与日常知识之间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三个基本命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晓升,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州 510080)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8)10-0009-06

      一说到哲学,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晦涩、玄奥。某些人甚至用晦涩和玄奥来炫耀哲学的深度,似乎没有晦涩和玄奥的语言就算不上哲学。其实,日常生活的语言同样可以用来讨论哲学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要把哲学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混淆起来。在这里,我们尝试通过说明形而上学命题和日常生活命题的区分,以通俗的语言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三个基本命题,并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性。

      一 世界是物质的

      我们知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基本命题。我们并不否认这个命题的正确性。问题是,这个命题究竟何用,它是不是真的发挥了作用?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所碰到的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吃饭,而我们所吃的饭都是具体的饭,是特定的米加上特定的水,在特定的环境下煮出来的饭。没有人认为,他所吃的饭是“饭”(超越了特定的具体条件的饭)——概念化的、绝对化的“饭”。如果有人吃了这样的“饭”,那么这个人肯定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而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外的“人”。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我们说,世界是物质的,即我们在生活中所吃、所用、所看、所玩都是物质的东西。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不会否认的,即是生活中的常识。

      但是,历史上很多哲学家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越的世界,一个“神”的世界,而现存的物质世界是由这个超越的世界所创造的,或者说,在现存的物质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支撑这个世界的精神性的东西。我们所说的物质世界是依赖于这个精神世界的东西而存在的,那么我们的讨论就进入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领域,这是一个超越了我们生活世界的领域,这个领域超越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范围,与我们的吃喝住穿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至于这个世界的“人”、 “神”或者“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究竟如何生活,它们吃什么、用什么,我们一无所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唯心主义。显然,唯心主义所讨论的问题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是超越了日常生活的,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在这里,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个问题产生了。这个问题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用了大量的篇幅,从物质进化过程、从整个世界的特点来说明世界是物质的。其核心内容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派生出来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世界是物质的这个命题呢?第一,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世界作为整体是物质的。但是这样的理解显而易见是无以为据的,因为在世界中还存在着精神。第二,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所有客观存在着的东西都是物质的,思维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所具有的属性。这一般是我们教科书中的理解。我不否认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应质疑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论证方式和它所企求达到的目的何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用以论证世界是物质的逻辑思路在于:从我们周围的生活来看,小到物质世界的微观粒子,大到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都是物质。按照这样的理路推演下去,世界中存在着的一切东西都是物质,思维和精神都依赖于物质。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物质,是我们可以用经验的方法来证明的。这就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可以用经验的方法证明一样,“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也是可以用经验的方法来证明的。如果现在不能证明,那么长期的科学发展亦将可以证明。

      但是,实际上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命题,对于前者进行经验上的证明,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但是对于后者进行经验上的证明,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前者是经验知识的命题,而后者是“形而上学命题”。“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命题作为经验命题,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证明,这种证明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只不过,我们目前的能力不够。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作为形而上学命题,在逻辑上是不能用经验来证明的。在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不是天鹅的人在观察所有的天鹅,从而证明世界上的天鹅是不是都是白色的。但是在证明“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物质的”的时候,没有在世界之外的“观察者”来观察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的性质。这个观察者也被包含在世界之中了。要证明一个经验的命题就必须有一个不包含在这个命题之中的观察者来观察对象,而在“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命题中,不存在一个未被包含于这个命题中的观察者。因此,在经验知识的意义上观察世界上每个东西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从逻辑上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命题必须也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命题本身。这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命题也是世界上存在的东西。如果这个命题是物质的,那么这个命题就没有思想的意义;如果这个命题没有思想的意义,那么就不能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命题从逻辑上说包含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悖论。我们知道,罗素在论证理发师悖论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一个命题如果把它自身包含在命题之内,那么这个命题就必然包含着逻辑悖论。当理发师说,“我不给所有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时候,他必须把自己排除在外,如果他把自己包含在“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之中,那么他就会导致逻辑悖论。同样,“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个命题,也必须把它本身即“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这句话排除在“物质”的范围之外。如果它也包含在“物质”范围之中,那么这个命题就毫无意义了。而从这个命题所表达的意义来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物质的”必须把它自身包含在“物质”之中,因而这个命题必然是包含了逻辑悖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