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同事或朋友抱怨:这孩子也不知是怎么了,以前回到家里喳喳个不停,上了中学之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回来一句话都不说,把家当成了旅馆。也有不少做父母的为孩子的叛逆、桀骜不驯而头疼不已。 北京市曾对3000多名小学生做过一项关于亲子关系状况的调查: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它在警示我们:改善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为何亲子关系不融洽 父母总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上存在着偏差,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我管教他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他就得听我的。 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的口吻说话。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我们产生畏惧或抵触,怎么可能愿与我们亲近沟通? 二是我们总是以工作忙、家务多为借口,不屑与孩子进行交流。 每当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里,觉得身心疲累,孩子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讲述他的见闻时,便会不由自主地很不耐烦地拒绝:“去去,没看我正忙着吗?”一次、两次,孩子也就渐渐没了与我们交流的欲望。 三是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表达自己的爱意。 有时下一点小雨,非要逼着孩子带雨伞;孩子饭后不想吃水果,非吃不行,而且要讲一大堆道理。 我们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的一片好意,孩子认为爸爸妈妈一点都不体谅自己的感受,亲子之间形成隔膜,而且越来越深。 不了解孩子心理特点 我们常常能感觉到,大部分孩子上小学之前,对父母特别崇拜、依赖,上小学之后,就开始崇拜老师了。而进入中学后,既不崇拜父母,也不崇拜老师,却对朋友无比亲近。 面对这种变化,我们会感到困惑和失落,其实大可不必,这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孩子上了中学后,就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之为家长与子女“最艰苦、最难相处的阶段”。 孩子处于第二次断乳(心理断乳)期,自信甚至自负,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根本不把父母的意见放在眼里。 许多情况下,做父母的不了解这些,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便想严加管教,结果常常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 沟通方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对话是方便快捷,但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说起来也就不讲究场合,不注意方式,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唠叨的感觉,引起孩子的反感。 有关专家曾对不同来源的沟通效果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文字效果占7%,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可见,语言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管用。的确,孩子对来自父母的唠叨是极为厌烦和排斥的。请看下面一段来自孩子的心声: “餐桌上有鱼有肉,肚子里又饥又渴,爸妈又开始了餐桌训子,时而唇枪,进而舌剑…… 怨我不重视考试,斥我写字姿势不端,训我计算马虎,骂我读书声音太尖…… 一声声,硬往肚里吞;一句句,直朝肠内灌;饭菜失去了味道,只有苦涩,没有香甜。 早、中、晚,一日三餐,顿顿饭都让人厌烦,我真想求爸妈,吃饭时别再训斥、责难。 愿爸妈换上甜蜜的微笑,愿席间洋溢舒心的情感,孩儿我纵有千错万错,请让我吃饱了慢慢再谈。” 改变亲子关系的语言模式 下面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分别分析一下家长每天对孩子不断重复的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
融洽亲子关系五规则 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我们应像对待朋友那样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平时要积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他说得不正确,也不要急于打断、纠正,最好是等他说完,然后再加以引导。 要给孩子一定的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平时误以为爱就是亲密无间,恨不得一天24小时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掌控在自己的目力所及的范围内。这样就会使孩子失去行为的空间和心理的空间,逆反心理增强。 因此,留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活动的空间,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与孩子交流时,要采用艺术的表达方式 有这样一位母亲,看见女儿在愁眉苦脸地读英语,知道她刚开始学,对英语还没有兴趣,于是便拿起一本书对女儿说:“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听听。” 接着就正经地朗诵道:“老鼠妈妈带着一群小老鼠大步走过厨房地板,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猫,猫叫‘咪呜、咪呜’,老鼠妈妈也回叫‘咪呜、咪呜’,猫被弄糊涂了,便转身走了。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你们看,我说的没错吧?我告诉过你们,多学一种语言总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