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父母的“无为”和“有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与健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什么许多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为什么一些孩子小时候温顺乖巧,长大后却变得非常任性粗暴?为什么一个学习不错的孩子沦为一个整日沉迷于网络不回家的不良少年?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教养和付出不仅不感激,反而牢骚满腹?这些都可以从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想法中找到原因。

      想法一:家长努力了,孩子的成绩就“必须”得跟上

      心理不健康的家长主要是认知不健康,即用以偏概全式的、主观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客观现实。很多焦虑的家长脑中都有这要一个不合理的信念,这就是:我努力了,所以我的孩子的成绩就“必须”得跟上。

      当孩子成绩落后时,家长努力想办法帮助孩子补课,或者批评教育孩子,要求其努力改正身上的不良行为,这都是正确的。但是,要求孩子“必须”得跟上就值得商榷了。

      一天,一个妇女前来咨询,她的孩子有脑瘫病史,直到七八岁才能说简单的话。她本人曾因为政治问题被劳教,孩子被送到专门机构收养。现在,孩子在语言记忆方面稍有进步,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但在精细动作和简单的推理方面严重落后,不能理解稍微复杂和抽象一点儿的问题,尤其是数量关系方面的能力最为落后。可是,这位妇女似乎过于乐观,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能力上正常学校,并一再重申孩子一上午就学会了10以内的计算,她问孩子五加三等于几,孩子脱口而出等于八。我当场问孩子:“如果你有两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孩子回答说是一个。我告诉孩子的母亲,孩子是用记忆来计算的,他还没有能力理解数量关系,是因为条件反应和死记硬背使孩子记住了语言,所以,他知道10以内的加法。我建议孩子去特殊学校,但这位妇女坚决不同意。

      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去特殊学校,而是母亲有偏见,不肯正视现实问题,她固执地相信,经过努力,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够跟上正常人。她还一再问我: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得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就好了?她的这种相信孩子有希望、有机会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的愿望令我佩服,但它是主观的,是一厢情愿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孩子是特殊的个体,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个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些孩子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就是与同年龄人有差异,甚至出现严重的落后,无论你如何努力提供教育的机会,他的成绩还是不及格,还是和同年龄人有明显的差距。落后永远是存在的,不及格也是必然要存在的,总有一些人成为不及格的人,如果这个人正是你家的孩子,你尽管可以努力地帮助他学习,为他找家教,为他补课,但是,你不能保证你的努力必然有效,也不能保证孩子一定会有大的改变。学习本身有其规律,人的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你只能希望你的孩子学习有进步,但不能认为只要我付出了,那个美好的愿望就必须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

      其实,作为家长,你只能改变自己,你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给孩子找家教,报学习班,鼓励孩子战胜困难,但是即便做了这一切,仍然不能保证孩子一定学习成绩好。学习成绩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努力和基础,取决于大脑的成熟和发育程度,取决于注意力的专注与否,取决于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这么多复杂的因素不是家长可以控制的。

      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力量是有限的,虽然有无数家教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是无人问津的家教失败个案。所以,家长在努力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最好要降低姿态,不妨希望自己的努力取得成效,期望付出得到回报,而不要走极端地认为自己的努力必须得到回报,孩子的成绩必须跟上班级的进度。其实,只要孩子有一些进步,家长就应当满足。

      想法二:孩子成绩不好,这辈子就完了

      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一切焦虑和担忧都是因为有一个大前提,即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前途就注定完了,这辈子就完了,这句话是未经检验和认真分析的,看上去合理,但实际上却是许多消极情绪的来源。

      首先,其不合理性在于,“这一辈子”和“前途”这两个字眼实在很难说得清楚。我们知道,人的前途是很长远的和不确定的事情,作为家长很难预料孩子的前途。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上了中学后就开始迷恋电脑游戏,注意力不能集中,虽然智力优秀,但就是不往学习上用。星期天大家都补习功课,只有他独自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逛遍整个城市。每次玩儿篮球,其他人都回家了,球场上只有他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继续玩儿。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为这个独生儿子费尽了心思,与学校配合做工作,向各种专家求助,但这些努力似乎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对孩子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后来,孩子又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始整夜不回家。打骂不管用,表扬与鼓励还是不管用,最后,家长不得已只好放弃了努力。多年过去了,我偶然在地铁站遇到了这个朋友,不经意地聊起了他的儿子。他告诉我,他的儿子变化很大,与从前判若两人,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了有两三年左右,后来,无事可做,便出去打工,在一家电脑公司卖电脑,因为他的电子游戏玩得好,各种游戏都精通,销售业绩非常突出。老板非常重用他,现在让他当一家电子游戏软件店的经理。他还神秘地告诉我说,儿子现在挣的钱比老两口工资加在一起还多。这些年来,儿子的性格也变得温和了许多,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他到现在为止也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就开始懂事了?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客观成长的力量,孩子自己是会成长的,他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本能。有时,我们越是着急,越是恨铁不成钢,就越是适得其反。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有无数理由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进行说教和帮助,有权力批评一个不那么用功的孩子,但是,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前途进行所谓的预言,因为这种预言是不保险的,一个人的前途是无法预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