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小希和小静从小学三年级起就是一对好伙伴,整天形影不离,常常一起做作业,两人的成绩也不分上下。但自升入四年级以来,小希的成绩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就比小静高出很多,并且从那以后她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渐渐地,小静经常会为一些小事情对小希发脾气,放学后也常常不说一声就一个人先走了。小希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了,她却总是爱理不理的。 再后来,有人告诉小希说小静在背地里说她的坏话。小希气愤地找到小静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小静只回答说:“你是好学生,我们这些差生看不顾眼。” 小希不明白,难道成绩好也是错吗? 例2:小勇和洋洋是同班同学,他们的父母彼此都认识,所以经常会在一起把两个孩子做比较。 小勇的成绩一直都比洋洋差一些,有时候他们两个人的爸爸妈妈遇到了,小勇的妈妈总是会说:“你看洋洋多聪明,成绩那么好,数学竞赛还拿了第一,我们家小勇真是太没出息了,没一样比得上洋洋的,我们都觉得没面子。”小勇觉得自己真没用,给爸爸妈妈丢脸了。渐渐地,小勇在学校里话越来越少,和同学也不怎么交流。 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洋洋突然发现自己的数学听课笔记不见了。就在大家努力帮他寻找的时候,有人看到从小勇抽屉里掉出来的、被撕碎了的笔记本,绿颜色的封面——那是洋洋的!小勇承认是自己偷了洋洋的笔记本并把它撕碎了,当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说不想让洋洋考得好…… ◆都是嫉妒心理在作怪 上述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在于:起初两个人的关系都很好,而且双方的学习成绩、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总体都差不多;而当其中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或者几个方面明显地超过对方时,上述的“背叛”、“破坏”事件就会发生,这其实是一种嫉妒心理在作怪。 所谓嫉妒,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首先,它是在孩子后天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只是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毕竟没有谁是一点嫉妒心没有的。其次,不可否认,嫉妒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当一个人发现别人在相貌、才华、能力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超越自己时,感觉到这种差距对自己造成了威胁,从而产生了忧虑、愤怒甚至是怨恨等负面情绪,于是往往采用贬低、诽谤他人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是一种无法对自己以及别人进行正确评价的不良心理品质。这在中小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分析其成因,嫉妒心的形成有内、外两方面因素: 1、嫉妒心形成的内在因素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丰富,他们对自身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变得越来越自信。他们也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获得优越感,借此来肯定自己并巩固自己的信心。可以说,孩子们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来肯定自身价值的。 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当他们没有办法在膨胀的自我意识和日渐增强的虚荣心之间取得平衡时,一旦遇到挫折,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会出现一种“失衡”状态。孩子们不清楚该如何面对这种失衡状态,唯一感觉到的就是不安和恐惧,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一味地排斥比自己优越的人,甚至破坏、诋毁那些超过自己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是解决因“落后”而导致的不愉快体验的最简单方式。 2、嫉妒心形成的外在因素 纵观整个社会的教育大环境,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是相当大的。不仅仅是中考、高考,连现在的小升初,甚至入小学都存在着相当大的竞争。这就使得孩子们背负着随时与别人去比较的重担。直接的行为结果就是他们处处与人比高下,时时与人争第一,总想比别人更出色一些,以此来作为衡量自己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与此同时,孩子受家长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你要争气,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否则会被别人看不起!”“你的成绩这么差,让爸爸妈妈在朋友面前都没有面子!”家长的这些言语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一种暗示,似乎和别人的比较成了与面子直接相关的问题。在孩子的心智原本就未发育成熟的前提下,他们会接受这样的诱导,形成一种不良的竞争心态,对自己和别人产生错误的评价观,助长了嫉妒心理的形成。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是克服嫉妒心理的关键 作为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的这种嫉妒心理和行为,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否则不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因为通常嫉妒心理都会伴随着一些诋毁和破坏行为,被嫉妒的一方受到了言语中伤或其他行为上的伤害,带来负面的心理压力;而嫉妒别人的那一方不仅受到了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的困扰,自身的嫉妒行为也会恶化同伴关系,给自己造成更多的压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些甚至还会扭曲自己的人格。 对此,家长和老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要让他们明白竞争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和别人去“争面子”。这需要在平时的教育中给孩子灌输这样的理念,特别要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