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在对比中受挫

作 者:
王樑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婚姻与家庭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司空见惯的事实

      玲玲和婷婷是一对表姐妹,今年都满6岁了,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暑假到了,婷婷和妈妈到玲玲家去玩儿,其间,玲玲的妈妈问婷婷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婷婷非常骄傲地告诉大姨:“我每门成绩都是100分。”玲玲妈妈笑着说:“婷婷真棒,从小就听话,所以总能考出好成绩。”玲玲听着,脸色悄悄发生了变化。之后,妈妈转过头来对她说:“你看人家婷婷,考得多好,每门都是100分。可你怎么就不行,那么简单的算数才考了95分,我都替你感到羞愧。你就是太爱玩儿、太马虎、太懒,根本就没有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听妈妈这么说,玲玲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谁知道妈妈并没有停止训斥,继续说:“看看你的脸,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一样……”

      玲玲从小就常常被妈妈训斥,而且妈妈有时候根本不考虑场合。这次,在婷婷和小姨面前又遭到妈妈的训斥,这使得原本就没有考满分的玲玲心里更加难受了。于是,玲玲含着眼泪,扔下正吃的苹果,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玲玲的妈妈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却因为方法不对而打击、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如果家长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孩子胆怯、自卑、畏缩的心理。

      不恰当的“激励”,反倒是伤害

      在上面的事例中,玲玲的妈妈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首先,妈妈不该当着外人的面大声训斥玲玲,这样只会使玲玲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这就如同让女儿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身体一样,让玲玲有一种巨大的屈辱感,这样会造成她自惭形秽的心理。而且,当妈妈说自己为玲玲感到羞愧时,玲玲可能会完全放弃内心的努力,而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在妈妈的心中一点地位也没有。

      其次,妈妈拿玲玲的成绩和婷婷相比较,这使得玲玲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怀疑起来。妈妈希望玲玲能像婷婷一样出色,但从玲玲的内心来讲,她感觉那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在妈妈“比较”的压力之下,玲玲会感到更不自信。

      也许,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她以为用上述的方法可以教育、激发出玲玲的学习激情,从而使玲玲考出好成绩。然而,结果并没有像妈妈期望的那样,她的行为不仅没有激发玲玲勤奋学习的劲头,反而又一次深深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

      专家建议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第一,父母要尽可能地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首先要从肢体上和孩子保持平等,即视孩子身高的不同,父母要下蹲、俯身或坐在高度不等的椅子上,以保证能平视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是被尊重的,进而使他们能够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

      第二,父母要摒弃过激和不负责任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而言,是他们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准。他们会依靠外在的诸如语言、肢体动作及成人的态度等,来确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和自己应在社会中的定位,而家长过激的和不负责任的语言,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

      第三,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任何比较都是非常有害的。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性。因此,和孩子交流时都应该从他(她)自己实际的情况出发,而不是做其他孩子的复制品。

      第四,不要用夸赞其他孩子的方式来反衬自己孩子的不足。没有什么比夸赞别人、责骂自己更让孩子感到羞辱了,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不仅感觉不到鼓励,也感觉不到亲人的真爱。

      第五,不要当众斥责孩子。孩子到了一个相当的年龄之后,他们会察觉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以此缺点为羞耻。尤其对于生性敏感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家人知道我的缺点没关系,但绝不能让外人知道。当孩子听到别人在谈论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一种“暗示效应”,这种暗示效应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差孩子、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是一个无用多余的人。

      第六,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孩子成功时,父母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支持、鼓励,让孩子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安慰,让孩子远离讥笑、贬抑、绝望,让孩子重树信心。

      父母千万不要有意或无意地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千万不要随便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