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涛涛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从上一年级开始我们全家人就对他的各门功课进行了承包,以明确责任,提高效率。爷爷负责语文、妈妈负责数学、爸爸负责英语,奶奶负责收拾书包、整理文具。我们对涛涛的学习抓得很紧,每天一放学爷爷就监督他写作业,晚上不是跟妈妈学数学就是和爸爸读英语。 一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还行,除了英语都考了满分,当时我们全家都批评了爸爸,为了让他学好英语,家里给他买了收音机,可是他却用收音机听评书,我们为了他都在家里说英语了,可他一点儿也不理解我们的苦心,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能出去玩会儿吗?”可哪有玩的时间啊,从二年级我们就给他报了各种辅导班,连他喜欢的羽毛球班和计算机班都停了。 三年级开始,涛涛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由于他爸爸总不能保证辅导时间,现在孩子的英语成绩下降得很快,大家都很着急,可涛涛却说:“这不怪我,是你们没帮我复习好”。可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真不知道别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 涛涛妈妈 专家意见 “全面负责”等于“不负责任” 一、过分依赖的孩子会懒惰 有些家长,尤其是刚上学的孩子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由于不适应学习要求而掉队,于是对孩子的学习大包大揽。其实,孩子在入学的初期,由不适应到逐渐适应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暂时性的不适应,例如作业完不成、忘带学习用具等问题,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指导自然会解决。这个过程恰恰是孩子从家庭走上社会、学习独立的重要过程。 如同在动物界中,很多动物都会将自己的幼崽赶出巢穴,让他们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学习生存的能力一样,如果家长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那么他们就会过分依赖适宜的温度、水分,一旦离开家长的呵护,就会变得异常脆弱。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能依赖别人”,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步中的摔倒”。 二、容易得到的满足会失去动力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鼓励孩子的方式,其中最恰当的方式,应该是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我们单从学习动机上看,仅仅用物质刺激也能达到。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目的的误解,认为考好成绩就是为了得到玩具。而一旦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他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其实,语言的鼓励、和学习相关的鼓励、对学习态度而非结果的鼓励等,都是激励孩子对学习投入更大热情的正确方式。 三、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学习能力差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习,除学习之外,什么都可以替他做。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帮帮他是理所应当的。这种认识是一个误区,学习能力是生活能力的一部分,孩子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各方面的成长。俗话说:“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效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好的人,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 四、聪明不等于成才 我们经常会听见这样的话:“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用功、就是太马虎……” 这样,“聪明”常常成为学习的绊脚石。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习惯,是态度,如果聪明的外衣掩盖了孩子自身的不足,忽略了对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那么“聪明”常常与结果背道而驰。任何成功人士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都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聪明反被聪明误”。 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态度来源于目标。作为家长,应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绩的喜悦中,逐渐感受到学习本身带来的愉悦、由于知识的丰富而形成的智慧,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当然,家长平时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知识本身的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顺境与逆境都是获得学习经验、促进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一个目光长远的家长,会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自己成长的经验,而不是代替孩子获得暂时的结果。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只有兴趣才能成功,而是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学习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坚持到底的毅力、执著的精神都来源于“热爱”。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在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激发兴趣。 四、学习的方法要靠自己来体会 家长经常会从“过来人”的角度告诉孩子学习的经验,其实只有自己体会出的经验才是有效的经验。家长的经验再好,也变不成孩子的。适得其反的是,越是学习经验丰富的家长,往往孩子的学习能力越差。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