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家长、教师的视野中,他们对于优缺点的评价到底有哪些不同?为此,研究者开展了一次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市两所普通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家长,共收回有效问卷:学生问卷815份,家长问卷796份,问卷回收率为92.8%-95.2%。还有24位教师也参与了此次调查。 学生更看重自己的特长 总体来说,学生对优点的自我评价更看重自己有特色的地方(见表1),如“有特长”、“爱运动”、“自理能力好”和“爱劳动”。但这些在教师和家长的眼中,不算最重要的优点。学生把有个人特色的内容认为是自己值得自豪的方面,表现了现代学生关注自我、张扬个性,希望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家长和教师更看重孩子的做人,如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优点评价,都是把“善良”放在第一位,“爱帮助人”放在第2位。大家对“爱帮助人”这个优点的肯定,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集体主义思想中的重要成分——利他行为的看重,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价值观。“善良”、“礼貌”和“关心别人”也被作为优点不断提及,反映出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重礼修身”、“宽恕待人”及“厚德载物”思想的认同。 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时,都把“爱帮助人”排到了优点的第二位,体现了三个群体对此评价的一致性。表现思想道德方面的“善良”、“爱帮助人”、“团队意识”、 “有礼貌”、“上进”、“诚实”、“关心别人”、“认真”这些内容都成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到的内容。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按时完成作业”也被大家作为重要内容所提及。 如果把小学六年的学习平均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来看: 低年级学生把“爱劳动”放在优点第1位,教师和家长分别把“爱帮助人”和“善良”放在第1位。这说明,教师和家长更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 中年级学生自己把“写字整洁”这个优点排在第1位,“有特长”是第2位,教师和家长分别排到第43位和第9位。教师和家长分别把“上进”和“按时完成作业”放在第1位。教师对学生是否热爱运动并不十分关注,放在第57位。学生自己和家长则比较关注,学生自己把“爱运动”优点位列第7,家长则是第17位。 高年级学生认为“有特长”是自己第1位的优点,比例为18.1%,近五分之一。教师和家长都把“爱帮助人”列为高年级学生第1位的优点。 “马虎”是大家的公敌 大家对缺点的评价大体上比较一致。把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群体的评价结果合起来,“马虎”就成为学生的第1大缺点,比例为16.10%。学习方面的缺点也不少,把有关学习态度(不爱学习)、学习动机(不主动学)和学习结果(成绩差)的内容综合起来,总体比例达21.9%。 同样,就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见表2),低年级排在第1位的缺点是“做事慢”,占16.4%。其次是“马虎”和“不自信”。低年级是学生刚刚入学,正在逐步适应学校生活,所以“做事慢”,跟不上学校生活的节奏成为最严重的问题。而“不自信”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适应不良的一个反映。对中年级学生,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不主动”、“马虎”和“不遵守纪律”。到了高年级,性格、态度和意志方面的缺点表现得比较突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马虎”、“成绩差”和“自控能力差”。 还能为学生做点什么? 儿童如何看待自我,是否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自信?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决定他们学习和生活成败的重要因素。但调查中发现,小学生从一年级就不自信(见表2),从三年级就开始不主动学习了(在中年级“不主动学习”排在第一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孩子天生是喜欢探索、求知的,可是为什么上学了反而不爱学习了呢?孩子的不自信缘于家庭教育不当(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听大人的话,不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权利;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学习一些力所不及或不感兴趣的东西。)和学校生活中支持的不足。 请教师和家长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和鼓励,让孩子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自我。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时,应给其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如多和学生交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表情。在学校生活中,给孩子自主、平等对话的空间;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允许孩子异想天开,认真倾听来自孩子的声音。这样孩子才能够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才会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勇于挑战自我。近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希望通过学科学习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开发个体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积极人格,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请成人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请给孩子的爱好或特长一个“助推器”。这是一个强调个性、张扬自我的时代,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德行,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长空间。孩子们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获得心理满足,学习的热情反而会高起来同时也可借孩子的爱好或特长,促进其学习能力提高,取一箭双雕之效。 表1 学生的6个优点
表2 学生的6个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