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自学的好习惯,就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 人们的惯性思维认识: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工作之后的人们将走出学习和求知的门槛,但事实上,学习和求知是不分阶段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与求知将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它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系统都联系起来了,它具有整合性的特征;求知是持续的,它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同时也是全面的,它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涉及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各种知识,终身求知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来选择任何适合自己需求的知识来学习。求知与工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是两者相互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工作的一生,但一定是不断求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活的一生。 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是自我教育,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孩子的求知欲与能力培养也应参照这一方式,从自我学习开始。这一点在许多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身上已不断得到证实。要相信孩子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促成他在这方面的愿望。要尽量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其整个过程应该是打开孩子学习发动机的过程,它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是孩子乐意接受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犹太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牛顿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大师。由于受到父母和亲属的影响,他很早就养成了对数学、音乐和古典文学的爱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爱因斯坦自学的努力。 爱因斯坦的家庭是安宁而幸福的。父亲希尔曼天性乐观,经营着电器工厂,由于业务进展顺利,生活过得很丰裕。可是,希尔曼一点也没有只赚钱不问其他的市侩气。 母亲宝利妮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因斯坦6岁起,就在母亲用重金专门为他请来的小提琴教师手下,开始学拉小提琴。 他家附近的郊外地带,有一片广大的绿野。爱因斯坦常常在这个草原上玩耍,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小孩是富有想像力的。不过,给爱因斯坦的想像力加上翅膀的,要算是他的叔叔雅哥布。 “叔叔,代数是什么?”有一天,爱因斯坦不知从哪儿听来“代数”这个名词,就去问叔叔。 叔叔微笑着答道:“代数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懒鬼的算术了。凡是不知道的东西,都叫做x,然后来找这个x。” 多么奇妙的游戏!“x”,就是使他跃进知识大海的跳板。爱因斯坦从叔叔那儿学到了初步代数后,就一天到晚热衷于寻找x和y了。 叔叔意外地感到,爱因斯坦对数学兴趣之浓厚超过任何冒险小说。 爱因斯坦从三个大人那里,接受了三方面的影响:父亲希尔曼教他如何欣赏文学;母亲宝利妮带他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而替他打开科学的殿堂之门的,就是叔叔雅哥布。文学、音乐和科学这三样东西,后来成为塑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伟大人格的三个支柱。 在小学里,爱因斯坦是惟一的犹太孩子。爱因斯坦一进学校,立即被取了两个绰号:一个是“老实人”,另一个是“无聊伯伯”。因为他还是那样的不爱说话、孤独,当其他的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爱因斯坦总是独自坐在校园的一角,静静地想事情。这培养了他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有一天,雅哥布叔叔这样问他:“爱因斯坦,你知道这个定理吗?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 “哦,不知道。”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对边(斜边)最长,这你是知道的吧。我们在三个边上,各做一个正方形。那么在斜边上所做的正方形的面积,必会等于其余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这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有名的定理。” “哦!”爱因斯坦惊叹了一声。然后,他便下了决心要去证明这个定理。 他一心一意地想了三天,终于发现:利用一条垂线,就能证明这个定理。当时他高兴极了。爱因斯坦第一次体验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发现真理的特殊快乐。 从此以后,爱因斯坦便被几何学迷住了。到十四五岁时,由于自修,他已把当时在中学里还不曾教的高等数学——如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完全学会了,在路易堡中学,爱因斯坦几乎成了小有名气的“数学专家”,教授代数学的老师,经常被爱因斯坦问得张口结舌。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在浓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在对“X”好奇心的引导下,激发了爱因斯坦孜孜不倦地自学精神,于是,爱因斯坦成为一位超越了国籍和时代的历史人物。 通过爱因斯坦的故事,至少给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学习惯的教育过程中,略作指点: (1)让求知欲激发孩子的自学兴趣 求知欲是驱动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动力本源,聪明的父母不是对孩子进行枯燥的说教和严厉的要求,而是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然后让孩子满腔热情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家长要有一双能发现孩子追求知识的方向的慧眼,引导孩子通过主动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达尔文出于对昆虫的好奇,有一次看见三只甲虫,他只有两只手(一只手捉一只),于是就用嘴含一只。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