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孩子的“公共意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莫愁:家教与成才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年前,我有幸到北欧四国旅行,对那里的儿童无所不在的“公共意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从芬兰的赫尔辛基国际机场通过安检,转机前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当时正值新年假期的前夕,大批的芬兰家庭举家前往南欧,准备在相对温暖的地中海沿岸度过他们宝贵的假期,因此安检通道的队伍排得非常长。

      我和我的团友开始在队伍中低声聊天,过了一会儿,我的团友开始不停地朝我背后挥手微笑,我转头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已跟上了一个阵容庞大的芬兰家庭,身材高大的父母带着三个孩子静静排在我们身后,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的年龄大约一个是八九岁,一个是六七岁的样子,男孩只有四岁左右,而令我惊讶的,不仅仅是这三个孩子每人都背着旅行背囊,最大的那个女孩还拉着拉杆箱,还有他们在公共场合表现的严肃和礼貌:他们排在我们身后起码有一刻钟了,但我却没觉着后面有孩子。在中国,类似的场景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西方,父母从孩子刚刚脱离尿布开始,就反复跟他们说清“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不同,灌输“不要因为我们的存在,就妨碍他人”的观念,这是礼貌与教养的一部分。孩子可以在自家的房间里当“角斗士”、“运动超人”和“大分贝演讲家”,但一旦进入影院、剧场、候车室、候诊大厅、餐厅等公共空间,父母会蹲下来对他们反复讲明:这里还有很多与你一起来看戏、吃饭、等待旅行的人,别人在阅读、谈话,不可肆意叫闹和喧哗奔跑,不能影响他人。

      如果比较年幼的孩子还没有这个意识,家庭中五六岁到十来岁的“大孩子”也会参与到“言传身教”中来。还以我们在北欧的经历为例:我们在斯德哥尔摩下榻的饭店,每一层都有一个“公共客厅”,相当于楼层大厅的意思,客人从电梯里一出来,首先进入这个大厅。大厅相当于楼层客人的会客室和大起居间,有热咖啡和免费书刊供应,有舒适的地毯和沙发,可以看电视和上网。这也是旅途中偶然相逢的人们增进了解的地方,就在这个大厅里,我目睹了一个戴着滑雪帽的北欧家庭对孩子“公共意识”的熏陶产生的影响。

      电梯门开了,刚才还在说笑的父母立刻回过头去,对后出来的两个孩子做了全世界通用的“噤声”手势——将食指竖放在嘴唇上,意思是:看,这里有别人,大家都需要安静,要乖些。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约五六岁,立刻安静下来,小的才两岁多,显然还不明白自己到了什么地方,这地方与刚才一家人呆的电梯有何不同,依然在笑闹,于是,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那男孩迅速走过去,一手牵起妹妹的手,一手的食指竖放在妹妹的嘴唇上。我与团友都甚感惭愧:一个北欧小男生在公共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素养,不仅超过同年龄的许多中国孩子,恐怕很多活到三四十岁的中国人,也没有小男孩的这种自觉意识:我来到有许多陌生人的地方,我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妨碍了别人。

      在公共领域,个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剧烈程度,都要缩小。这是一个必须从小灌输的常识,也是文明程度的表现。很可惜,我们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人们经常认为吵闹是孩子的天性,不应该去约束他。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肯德基餐厅和医院候诊室里,孩子满场飞奔,尖声笑闹。我有两位朋友,—位曾担任肯德基引导员,一位担任儿童医院大厅咨询,后来都辞职了,她们形容说,孩子的吵嚷令她们脑子如灌有水银一样疼痛欲裂。而更多的引导员、咨询员、教师和空中小姐不得不继续忍受孩子对公共秩序的藐视,或无视。难道这是正常的吗?有句老话叫“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小时候忽略了对孩子“公共意识”的培训与诱导,指望孩子大了就自然变成一个公共场合的“文明人”,是不现实的。这一点,在国外的餐厅机场,举目可见的中文标牌“请勿大声喧哗”,可以为我的观点做一个佐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