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对比教育”把女儿引入歧途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6年9月17日,江西省赣西某市的一次扫黄行动中,在一家名为“梦玫瑰”的发廊内,抓获了几名女孩,其中有一名高中生,她叫苏茹兰。当警方通知其家长苏志康时,他捶胸顿足,连哭带嚎:“女儿啊,你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作为当事人,苏志康也许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作为旁观者,却很清楚地看到,这都是他所谓的“对比教育”造成的恶果。

      落魄父亲,苦寻“望女成凤”良策

      1988年2月,苏志康和柳桂琴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1989年7月便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苏茹兰出世了。

      光阴穿梭,转眼间到了1998年。女儿苏茹兰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这时,苏志康所在的国有企业已经到了倒闭的边缘,他自然成了下岗职工。妻子柳桂琴看到丈夫窝窝囊囊的,便吵着要离婚,最后跟一个浙江温州的生意人跑了。

      面对家庭的变故,苏志康不得不进行反思了。他认为自己经济拮据,生活过得落魄,主要是自己没有读多少书,在这个崇尚知识、讲究文凭的时代,一个工人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自己年龄已经大了,要学点东西非常困难,要凭真本事来改变目前的窘迫状况并非易事。于是,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 “望女成凤”成了他当时最大的心愿。

      “对比教育”,乖乖女儿言听计从

      有一次,苏志康去给一位老板搬家,看到房子装修得像皇宫一样,摆设更是富丽堂皇。家具、家用电器全部是高档的,那用钱更是一掷千金,那排场、那气势,令他感慨万分。原来这位老板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后来又到国外留学,然后再回国开了家大公司。

      从这件事上,苏志康终于悟出:对小孩子光讲大道理是没用的,只有让她亲自去看,去体会社会上极大的贫富反差、地位高低的悬殊,才能激发她学习的动力。

      于是,苏志康一到星期天,就用自行车把女儿带到建筑工地,为了让女儿体验生活的艰辛,苏志康故意没带女儿去吃饭,只是从兜里掏出两个冷馒头,一人一个,然后再喝点凉开水。

      下午,苏志康又用自行车把女儿带到了城郊结合部的居民区。里面简陋陈旧的摆设,粗菜淡饭的饮食,使他女儿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

      晚上回到家里,苏志康便开始向女儿灌输说: “工地上的工人为什么这么辛苦,居住条件又是那么拥挤不堪,吃得又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好好地读书,没考上好的大学。他对女儿说:“你要好好读书,只要考上了名牌大学,以后也可以像那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一样,在高档次的地方工作和休闲。”面对父亲一句接一句的教育,她不停地点着头。

      难修正果,高压之下欲逃苦海

      在父亲的帮助和指点下,苏茹兰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班级考试每次第一,然后考上名牌大学,再到国外去读博士。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苏茹兰确实付诸了行动。她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全部用在了看书学习和复习功课上。节假日和星期天也不肯和别的同学出去玩。在苏茹兰的辛勤努力下,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直至小学五年级,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苏茹兰数学考了100分,语文考了98分。看到女儿每次考试都这么争气,苏志康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苏茹兰升入初中后,尽管她还是像小学那样努力地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但要保持班上第一名的成绩,她明显地感到吃力了。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她与第二名的分数拉开有一截距离,现在几位同学的分数都非常接近了。这令她头痛不已,她几次做梦都梦到别的同学分数超过了她,回到家后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

      进入初中二年级后,新开的课程又多了起来。特别是物理课她学得很吃力,里面的一些力学难题,有的同学几分钟就做出来了,可她想了半个小时还没想出个头绪。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形象思维还可以,但逻辑思维就要差些。

      为了维持班上第一名,苏茹兰渐渐感到压力很大。每次考试前,她都会发低烧、失眠,最后又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的期中考试,苏茹兰只考了第三名。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她深知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再硬拼下去已无多少潜力可挖了。她本来不想把考试结果告诉父亲,但学校规定一定要家长签字。无奈之下,苏茹兰还是硬着头皮把成绩单交给了父亲。当苏志康看到女儿没考到第一名时,便咆哮如雷:“我以前是怎样教育你的?我每天披星戴月去卖苦力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以后有出息。你现在考成这样,怎么有脸来见我。你如果不在期末考试夺回第一名,看我如何收拾你。”

      听着父亲的训斥,苏茹兰的眼里噙满了泪珠。她何尝不想每次都考第一名呢?但是,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呀!

      在随后的学习中,苏茹兰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每次在做题目,或是考试的前夕,脑海里都会浮现父亲那凶悍的脸,仿佛她考不好,便会把她吞下去似的。苏茹兰对学习不是像以前一样充满乐趣,而是感到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多少个夜晚,苏茹兰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幽静的路上,她多想逃出这个学习的苦海。

      事与愿违,面对苦果后悔莫及

      2004年6月,由于苏茹兰平时学习的基础比较扎实,在中考中发挥很好,考上了市重点高中重点班。按理说,女儿能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重点班,苏志康应该感到高兴和满足,并以此调整他的家教方法才对。可他并不反思以前的所作所为,而是继续对女儿的学习施加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