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针对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中国有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相关专家指出:青少年吸烟在中国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始吸烟的年龄越低,今后成为经常吸烟者的可能性就越高,戒烟的可能性越小。 北京师范大学的林丹华博士参与了多项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与干预方面的研究,她认为,近几年,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年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有研究显示,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年龄已提前到11岁左右。同时,早期的尝试h生吸烟与成人后吸烟习惯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父母只有了解吸烟与孩子心理发育的内在关系,才能有效地避免孩子成为未来的烟民。 有吸烟行约的孩子,出现饮酒、吸毒等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弓: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现在我国学生初次吸烟的年龄是10.7岁,孩子初次吸烟的年龄真的有这么早吗? 林:是的,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全国性的调查显示,1990年孩子第一次吸烟的年龄是12岁左右,1999年发现最小的吸烟者是10岁。我觉得这和很多因素有关,青少年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也更愿意去冒险和尝试。国外的研究表明,孩子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未来戒烟的可能性就越小。 弓:有的报道说,青少年吸烟成瘾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是这样的吗?为什么孩子会尝试吸烟的行为呢? 林:我们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吸烟有多方面因素:第一是自身的因素,包括好奇、模仿、感情寻求、冒险性等;第二是同伴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的影响,别人都吸烟,如果自己不吸,担被嘲笑。第三是家庭的影响,包括父母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家庭的沟通特点、父母对孩子的监控程度等;第四是学校的因素,包括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学生在学校里是否有归属感,在班级里是否被同学所接纳。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归属感的需要。如果一个学生在班级里没有获得归属感的话,他可能就会跑到学校之外,和学习不那么好的人在一起。和这些人结成一个团体后,他会在那里找到归属感。这些团体成员往往会有比较多的问题行为,一个学生为了让他们接受自己,自然而然会更容易产生吸烟等行为。而且,可能会长期吸下去,因为他从吸烟行为中得到了好处。 弓:在吸烟问题上,是不是有一个契机来诱发孩子的吸烟行为呢?或者说有一种特殊的刺激? 林:其实很多问题行为在起点上都有相似的心理原因。有一种理论叫问题行为理论,是说所有的问题行为,比如吸烟、攻击性、撒谎等,是具有一些共生性的,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吸烟行为有一点特别之处是,吸烟往往被看作其他更多问题行为的入门物质,这些问题行为包括饮酒、吸毒、吃摇头丸等。也就是说,青少年怎么会发展到出现饮酒、吃摇头丸,甚至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呢,吸烟往往是这些问题产生的第一步。如果孩子有吸烟行为,以后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国外的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也许有的家长觉得这些离自己的孩子很远,但是如果到一些迪厅等娱乐场所里,会发现吃摇头丸的现象非常普遍。那些青少年觉得吃这些东西能让自己缓解压力,很开心,暂时忘掉烦恼。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 父母和同伴团体的吸烟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 弓:周围的环境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吸烟行为的呢? 林:目前,社会学习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青少年吸烟影响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该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直接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的。因此,社会榜样的影响作用及其重要。研究者们广泛考察了同伴、父母、大众传播媒介和学校这四种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最要好同伴及同伴团体的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是青少年开始吸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榜样作用影响着青少年的吸烟行为。而香烟广告诱使青少年对吸烟者的形象和特征产生错误的感知,并对吸烟的后果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学校的影响中,班主任老师的吸烟行为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吸烟行为。 我们开展的有关社会榜样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关系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结论。第一,最要好同伴吸烟行为与青少年吸烟行为显现出极其显著的关系。那些最要好同伴吸烟的青少年的吸烟率达到44.8%,而最要好同伴不吸烟的青少年的吸烟率仅为6.5%,前者约为后者的7倍。第二,父母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与青少年吸烟行为有较显著的关系。父母不吸烟的青少年,其吸烟率显著少于父母吸烟的青少年。同时,父母对吸烟态度比较宽容的青少年,其吸烟率十分显著地高于父母坚决反对吸烟的青少年。第三,在学校方面,学校中男教师的吸烟人数与青少年吸烟行为有显著相关关系。第四,那些感知到香烟广告的青少年,其吸烟率显著高于未感知这些广告的青少年。 弓:看来,父母和同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内在关系吗? 林:关于父母和同伴对青少年行为的相对影响力,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有所差异。小学阶段父母的影响大,中学以后,同伴的影响相对大于父母的影响。而且,初中生受最要好同伴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高中生的吸烟行为更为显著地受到父亲吸烟行为的影响。 到了中学以后,同伴影响非常大,而选择同伴的权利在于孩子自己,而且和家庭氛围密切相关。通常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和父母沟通好,在和同伴交往的时候,往往更容易结交那些被大多数社会标准所认可的孩子。因为这类儿童的心理比较健康,各方面的表现好一些,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接纳。所以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就不太可能,或者说机会比较小,去和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同伴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