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

——以明清以来的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振忠(1964-),男,福建福州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及明清以来中国史研究,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利用徽州民间文献,对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作一探讨,可以揭示徽州地名雅化的特点、方式以及隐藏在地名雅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8)03-0058-(06)

      历史地名的变迁,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地名的研究,不应满足于简单的地理学分类,而应对地名变迁的历史轨迹,作出较为细致的分析。在这方面,尤其应当重视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以期从一个侧面把握区域社会发展的脉络。

      徽州历史文献浩繁无数,除了传世典籍之外,还有大批新发现的徽州文书,这些资料为地名学的研究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珍贵史料。①本文即以皖南低山丘陵(尤其是歙县)的地名变迁为例,②分析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

      一、从地名志看徽州地名的改名和雅化

      地名变迁中有一种现象,称作雅化,也就是由“鄙野”的地名转化而为“文雅”的地名。在徽州,明清时代出现大批地名雅化的现象,对于这种地名现象的解释,应当从徽州社会村落发展的角度去探讨。

      揆诸实际,在人群入居一地之初,对于定居点地名的命名,大概冠以定居者的姓氏最为便当,而对于定居点周遭地名的命名,则因其自然形状、动植物之特征加以命名,想来亦颇为常见。前一类地名在住民未有变化的情况下,往往能得以沿袭。而后一类较为原始的自然形状、动植物地名,则随着人们对周遭环境的熟悉,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逐渐成为雅化的对象。如以女性生理特征类比自然形状命名的“阴阜坑”,后就改作“殷富坑”。至于许多动物性地名,也都纷纷改成其他的字眼,如:狗田—就田;石鸡—石际;蛇坑—霞坑;蜘蛛肚—知川;猪形—朱形;蛇坑—韶坑;蛇源—贤源。这些都使得原先的动物性地名转向更为文雅的表述。类似的例子还有植物性地名,如“苦竹”改作“古祝”。由于地名也是人们纳福祈祥的一种方式,这一改变当然还与祈求吉祥的心理有关。

      改名及雅化,所涉及的不少地名均与徽州的方言或俗语词有关。因此,当代的地名志或地名录中,就专门列有徽州的方言词。事实上,这些方言或俗语词由来已久,徽州民间启蒙读物中早有不少罗列。如方载之《启蒙杂字》③:

      山降尖垅垉,凹凸坑口塆心,横岔坞上,山脚启底硔,直墈边檐砦脚,砌塝开塘沟泥,筑坝作堨开圳,田园地坦山场,田堘界至田町,水河滩,塝砻石塔石,埠头卡岸乡村,……田坂山庄降,塘坞水窟深潭,零碎凑成井段,净欠找数清楚。④

      而炳烈《六言杂字》中亦有:“庵堂寺观路亭,高山峻岭岩谷,横培岈坞深林,园坦沟椤圳塝,弯坑堨坝田堘。”上述的“降”、“垅”、“垉”、“坑”、“塆”、“(培)”、“岔”、“坞”、“”、“”、“硔”、“墈”、“砦”、“塝”、“堨”、“圳”、“坦”、“堘”、“町”、“”、“”、“塝”和“”等,均为徽州方言词。

      上述的方言词中,有的很早就已出现,如“某某降”的地名在徽州普遍存在,此一地名词早在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休宁李思聪等卖田、山赤契中即有:“东至大溪,西至大降,……随垄分水直上至大降,直下至大溪。”[1](P3)淳祐八年(1248年)胡梦斗卖山赤契中,也有“东止田,西止降,……其山计叁亩,随田其上止降”。[1](P3)“某某坞”的地名也很早就已出现,淳祐八年胡梦斗卖山赤契中有“尤昌下都马槽坞”。可见,在徽州带“降”、“坞”的地名词迄今至少都沿袭了760年左右。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祁门李阿林卖山赤契中,有“东至墈横过至胡四坞岭”,则“”、“墈”这样的方言用词也沿用了约700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