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环境对城镇化问题的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姚士谋(1940-),男,广东梅州平远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南京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已出版专著10部,主要从事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E-mail:yaoshimou@hotmail.co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南京 210008;王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张落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南京 210008;陈振光,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宋平,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重大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根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的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资源十分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达13亿人,城镇总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世界最大的国家。因此,资源环境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本论文从我国的城市化概念出发,深入论述资源环境基础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对我国的国情条件作了辩证的分析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我国今后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及其对策。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08-05.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如何协调如何合理发展的大问题,也是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基础、农村人口适度转化和人类生存空间高质量化提升的根本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人口60亿人的1/5,也是城镇人口绝对量最大的国家(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78亿人,比美国总人口3.01亿人还要多出2.77亿人)。伴随着市场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大陆已经出现并将继续经历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深化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资源环境基础对城镇化问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城镇化的内涵、概念及其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对城镇化概念系统与深入的理解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商品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国外在城市化方面的概念研究都是与生产力布局和人口集聚紧密相关的。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埃尔德里奇(H.T.Eidridge),他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1]。英国学者帕茨奥尼(Pacione)认为城市化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是城市增长即城市和镇的人口增加;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和人们的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与传播[2]。日本学者森川洋认为:城市化主要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反映在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扩展,景观和社会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3]。

      工业化引起城市化,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过程也首先发生在英国。在1850年时,英国伦敦的城镇人口达232万人,1900年时增加到658.6万人,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城市化(Urbanization)在当时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专有名词,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引起的人口集聚[4],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的一个现代化标志。城市化现象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变化的过程。网络节点(Knots of networks)的形成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获得“城市特质”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器”[5]。由于城市化内涵丰富,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经济学家强调城市集聚、经济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扩张(Economic Expansion)的效应与作用;社会学家注意城市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城市地理学家从多方面、多视角、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对城市化概念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特别是工业化初期、中期,对城市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增加第二、第三产业人口的基本要素。城市化的实质就是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由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的过程。

      (2)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农村人口城市化,特别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形成城市人口高度集聚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这就是城市化形成演变的主体内容。

      (3)城市性质与创新功能的增强。这方面主要是城市经济与城市竞争地位不断演变的结果,城市综合功能、创新功能不断发挥,形成经济协作网。

      (4)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地带,大城市群地区出现。特别全球化以来,世界各国生产力高度发达,国际贸易与各种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结果使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新技术、新信息与金融财富高度集中在大的城市化地区①。

      (5)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地域景观(the Landscape of Regions)与建筑景观向着现代化社会迈进过程中发生巨大变化。

      2我国城镇化水平要结合国情国力适度提升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工业化,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来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客体。

      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标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我国的国情状况,循序渐进,适度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的有较大差距。近两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仅有45%左右(包括城市中的暂住人口、建制镇中亦工亦农人口等称之为隐性城市人口)(注解①),而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已达到50%,发达国家达到78~82%,发展中国家也有50~55%。因此,我国的国情国力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如何结合起来考虑我国城镇化的特殊道路?

      首先,应当考虑我国广大的生态脆弱区,人类生存条件十分艰苦。多数生态脆弱区是历史上长期贫困落后的地区,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是我国城镇化严重的制约因素,也影响到我国城镇现代化的速度和规模[6]。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土广大(但沙漠、荒漠、高原和半干旱地区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土面积超过40%),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增长。我国的国土自然基础的巨大差异和大面积的缺水高寒生态脆弱区,生存空间十分艰难,这些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包括规模、速度、投入和稳定发展需要一个渐进式的漫长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难度大得多,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同时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中耕地少,各地自然灾害较多。1995-2004年全国耕地平均每年受灾面积5033万,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0%。人均经济实力和人均资源总量远不及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我国人均耕地仅0.11,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的44%,全国还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05的警戒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要重视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耕地保护,不要造成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局面。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当慎重地考虑我国国情的特征,特别是人多地少以及耕作粗放,自然灾害多的特殊情况②。因此,我们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追求高指标的城市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