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07-12-10 文章编号:1004-9479(2008)01-0001-08中国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目前正朝着在数量化和理论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理论与应用并举的方向发展[1],通过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和地球信息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沿海地区是人类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作为反映人海交互作用力最明显的典型区域,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2]。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模型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1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 1.1人地(海)关系及其优化研究 地理学被公认是一门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现代人地关系问题,是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现代人地关系问题即是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的问题,即PRED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本质就是协调PRED问题[4]。现代地理学正致力于通过对人地关系的研究,认识和寻求人地关系的整体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力图协调PRED问题,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人地关系系统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研究的目标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人地关系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由于沿海地区是反映人海交互作用力最明显的典型区域,因此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还包括人海关系,人海关系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口、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发展的问题,使得人海之间和谐共处[5]。综合目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地理学者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6-7];(2)人地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潜力估算研究[8];(3)人地相互作用机理、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以及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研究[9];(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10-11];(5)特定地域的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与未来演变趋势研究[12];(6)人地关系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13-14]。在研究方法上,地理学者采用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综合集成的方法,不仅包括综合因素地域分析法,还包括数理统计、遥感、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研究向推理逻辑化、体系严密化、理论模式化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的协调,无论是宏观的战略思想和对策,还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都涉及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与优化调控等根本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等问题日益引起人类的重视,人地关系的调控成为人类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方向。陈传康、牛文元等[15]提出了人地关系优化的概念。毛汉英[16]认为,由于人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要素间存在“反馈机制”,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人地系统的调控点,通过模型技术在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寻求一种理想的组合状态。蔡运龙[17]认为持续发展是人地系统优化的一条新的思路,人地系统优化的途径是把人类需求控制在自然系统的承载力之内,使自然资源的再生产社会化,以市场机制化解资源的供需矛盾。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人地关系优化的目的是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针对不同地域上不同结构与矛盾的人地关系,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不协调因素进行调控。 1.2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与差异性研究 地理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言,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区域性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本质特性[18]。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区域性的研究,即在空间单元这种形式上的研究,而区域性在空间单元这一概念的界定下,要么是不同规模级别的区域,要么是同一规模级别的不同区域,要么是区域核心与区域边缘的关系。区域差异性是区域的本质特性,各区域由于发展的禀赋条件与历史基础不同,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内涵也不一样,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也存在差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因此,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空间差异与不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地理学正是基于对不同尺度范围的地区内部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以及区际关系的研究,通过区域单元综合分析环境要素和资源匹配,进而探讨更高层次的人地关系问题,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得出必要的论据和结论。在吸收和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地理学也在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规律,构建立足区域层面和区域特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和体系[19-20]。 地理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区域性与差异性的研究,是针对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通过设计符合区域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来反映,选择科学的评判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合理评价的关键环节。1996年毛汉英[21]在充分考虑了影响区域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尤其对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设计了包含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一级、15个二级和90个三级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牛文元等[22]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套包括5个支持系统、16个系统状态、47个变量指数、249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用于描述和衡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报告》后续章节中,采用统计指标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对从指数层以上的各指标体系层次进行了定量化,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定量结果,为我国在宏观上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指标。陆大道、刘毅等[23]在《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中,根据1997-1998年中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与政策、国际环境的条件与基础,设计了一套用于量化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能力4大类、共27项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的4个大类,分别代表了区域发展的中“人”子系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地”子系统(资源环境),具有典型的地理学研究特点。方创琳[24]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角度,从1000多个指标构成的原始规划指标体系方案中,经过筛选和系统综合,最后形成了由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标共3个二级层次、10个三级层次、100多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在进行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测度与定量化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意义。在具体案例研究上,地理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体现了区域性与差异性特点。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空间差异的同时,也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即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变化格局。王茂军[25]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省级行政单位为分析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子结构模型,探讨了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2000年王黎明等[26]曾就如何对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做过探讨。结合地域特征,把沿海12个省区划分为五个类型区,对各类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顾朝林[27]、段学军[28]、韦善豪[29]等也对我国沿海不同尺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