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462(2008)01-0001-05 综观世界不同的文明地区,人类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历史都与江河密切相关,许多城市都是依江河而兴,即使难以滨临自然的江河,也设法开凿人工运河以解决大宗运输、城市水源、生态安全等诸多问题(例如作为封建帝都的北京)。20世纪以来,其他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导致了水运地位的下降,并由此带来了沿江河城市发展的衰退(例如沿京杭大运河两侧的城市),甚至一些沿江河地区成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集聚的走廊(如1960年代前的莱茵河及1990年代以来的长江)。 江河对于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与一般的公路、铁路有所不同,由于发达水系的联系使得它的经济腹地纵深很大,因而有“流域”发展的概念[1]。流域的开发具有面积大、综合性广(涉及水运、生态治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移民安置等许多方面)、带动性强、效用持久等特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在1930年代持续进行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取得了举世称赞的效果[2]。因此在当今世界的区域开发、区域研究中,沿江河流域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直受到地理界、规划界的关注[2]。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江河沿线的一些新兴价值诸如景观、生态、旅游等也得以日益彰显,并且成为沿线城市复兴的重要依托,例如城市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城市复兴的重要动力源,滨水地区成为城市最具有魅力和活力的场所[3]。 运河是一种特殊的水系形态,它是人工有目的、有规划建设的结果,因此它与水利水运、区域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就更为密切,沿运河的城市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繁华的过去,因此也成为了人文渊薮之地,京杭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自清末以来,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区(主要是长江以北段)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低谷,城镇发展普遍滞后[4]。但是,从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战略格局看,大运河贯穿了中国南北的经济区,承接着中西板块的势能转换,理应发挥更为重要的枢轴作用。同时,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城市对“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正式启动(2007),大运河的多重价值被得以显现,沿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被提上了国家和地方的议事日程。 相比于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沿长江、环太湖等大型流域地区空间发展的研究[5-8],沿京杭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研究基本上尚处空白状态[9,10]。
图1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Fig.1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Beijing- Hangzhou Canal 1 大运河的多重价值再现 1.1 大运河的历史地位 京杭大运河凸显了中国古代在水利、航运工程技术等方面领先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凝聚了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伟大成就。 1.1.1 奠定了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基石。六朝伊始,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富庶之地和经济中心。隋朝立国后,为了解决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的矛盾而开凿大运河,将当时国家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以通畅便捷的水运联结起来,成为南北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和经济发展的命脉,从而对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格局的奠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1.1.2 形成了纵贯中国南北的城镇发展轴线。沿大运河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工商经济最早发育的地区,自隋代运河开凿以来,沿运河两岸初步形成了等级分明、规模迥异、联系密切的城镇体系,我国历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纵贯南北的城镇发展轴线由此肇始[3,11]。 1.1.3 不同历史时期都承担着多元功能。大运河具备了水运、水利、兴市、文化等诸多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些功能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回顾大运河功能的变迁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基本消亡的功能:军事功能、对外交流功能;②基本稳定的功能:水利功能、兴市功能、交通运输功能;③逐渐增强的功能: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生态环境功能。随着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如今大运河的众多功能也在相应地发生着转变,呈现出愈来愈复杂和综合化的趋势。 1.2 大运河凸显的多重现代价值 1.2.1 生态走廊:串联南北、资源丰富的绿色廊道。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地区沟通南北的跨流域型重要水系,它将中国诸多类型迥异的景观区(河流、湖泊、湿地、城镇、农田等)串联起来,构成了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的生态廊道。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大运河作为东线走廊,对沿运河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2 交通走廊:疏通南北、水陆联动的运输主轴。大运河是中国唯一一条真正意义的南北走向主干河道,起到了连接中国南方、北方两个要素互补市场的重要作用。大运河现阶段通航的区段主体是六级航道,其中扬州至徐州段(404km)已提升为二级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特别是随着国家北煤南运压力的增大,仅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3省1市每年就有2.5亿t的运输任务,2005年大运河过闸货物量6.6亿t,其中大部分为煤炭。现今的大运河正在由历史上的“南粮北运”通道向“北煤南运”的通道转变,而就煤运而言,一条大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的运力。据专家估计,随着大运河深水航道的治理和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的发展,仅大运河江苏段的年通过能力就将达到15亿t左右(相当于沪宁铁路目前运量的19倍)。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运河作为中国南北交通走廊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与其他交通方式一起构筑起疏通南北、水陆联动的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