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8)01-0010-05 地理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自从由古代地理学开始迈入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发展阶段以来,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以后通过全国地理界同仁齐心协力,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仍处于比较后进的状态。面对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20世纪已经过去,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地理学怎样进一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广大地理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基于这种想法,在学习了不少前辈、专家撰写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著作的基础上,不揣冒昧,试图在回顾中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的简史基础上,展望一下未来,将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1 回顾 中国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 1.1 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时期 从世界范围看,经历了地理大发现的后殖民主义者掠夺世界各地血雨腥风和西方工业革命掀起的巨大浪潮,在各部门古典系统科学蔚然兴起,科学的哲学基础相应建立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进一步的地理考察和理论概括,到19世纪上半叶,在洪堡(Alexander Tom Humboldt)和李戴尔(Carl Ritter)奠定基础后,开始形成了近代地理学。 从中国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许多的探险家和学者相继涌向中国,进行了不同性质和不同范围的地理考察。这些考察,不论考察本人主观愿望如何,均有为列强当局对外侵略的性质。但另一方面,也扩大和促进了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加快了中国地理学近代化步伐。自1909~1910年,在张相文等爱国知识分子的倡导下,先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团体——中国地学会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期刊——《地学杂志》。应当说这就是近代地理学在中国开始萌芽的标志。一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竺可桢和地质学不少老前辈的共同努力倡导下,中国近代地理学不仅建立起来了,而且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总起来说,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2]:①开始吸收了西方地理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的理性精神。②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更加凶残,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更加变本加厉,可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国的近代地理学在这极差的艰难环境中得到诞生和发展,确实是具有一种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因此,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地理学家绝大多数都是爱国主义者。比如张相文和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以及丁文江、翁文灏、胡焕庸等等。③不少新学科开始建立起来。比如气候学、地貌学以及农业地理等,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④唯物史观开始在中央苏区得到了传播,对当时中国地理学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尽管如此,但是当时在反动统治下,对地理工作的需求不大,也由于当时地理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旧中国近代地理学不仅理论基础十分薄弱,而且学科结构也不全。同时,地理工作者队伍也极为弱小。这种近代地理学先天不足的现象充分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反动性及其落后性。 1.2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时期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现代地理学的出现也不例外。它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于是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产生了新的飞跃,使地理学从而开始跨入了现代的地理学的发展新阶段。 基于以上认识,扬吾杨教授认为[3],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本身构成一个系统;二是这一领域的特有内在规律的结合揭示是其他科学不能替代的;三是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复兴,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建国后的50余年间,特别是20世纪的后期,中国地理学的广大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地理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在地理学和各个领域建立了各分支学科,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地理工作队伍。而且在“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讨论了诸如经济地理学的对象及其科学性质问题、地理学如何为农业服务问题、农业区划问题、复兴人文地理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各种不同意见,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大大活跃了学术空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全面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成为20世纪后半期指导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正因为如此,才使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地理学有了巨大进步。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最大指导作用在于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研究,明确提出客观世界是被规律所制约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外,还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中揭示了生产力、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口因素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发现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规律性提供了前提,从而使中国地理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