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7)05-0122-07 什么是城市空间?总括来说,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城市空间常常是指宏观性、结构性的空间结构,而城市建筑学中的城市空间则偏重于物质实存性、可感知性和生活性。城市空间恒常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涉及城市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次,它动态地反映着城市居民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特质。城市空间既外在地表现为物质形态的空间生产,也内在地体现着城市结构的特征与逻辑,更以多种方式展现着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的向往。基于这种综合认识,本文提出既包含宏观结构性,也涉及微观感知性的城市空间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全面认识与理解城市空间的原型概念。 城市空间庞大而复杂,蕴含着各种各样的个体和要素。有人断言,现实中并没有一套可供认知的方法,而且无论是谁对于城市形式或形态的真正认知都是不可能的。[1]要认知城市,首先要极力去发现隐藏在各种形式所赖以生存的背景后面那种具有规律的因素。观察城市的角度很多,城市能在记忆中留下的印象也很多,有必要理出系统的认知方法。德国当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对真理的认识有两种方式:(1)受科学方法论指导的科学认识方式,如一般自然科学主客体两分的理论思维模式即“工具理性”(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在内的各门学科);(2)所谓科学之外的经验方式,如一般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通过主体对客体的参与而达到认识对象、体验真理的“价值理性”(包括文学、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2]应当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彼此借鉴、交融、补充,科学的和经验的两种方法综合,才会形成复杂、多层面的认识方式。本文拟用这种综合的认识方式对城市空间概念和理论加以厘清,从而引出对城市空间的全面认知。 一、空间意义的认知 传统上,空间被认为具有严格的几何学意义,空间作为物质体被描述成连续的、无限的、均质的三维概念。地理学和建筑学多以这种科学认识方式来认知城市空间,包括直接观察以及借助地图、统计数据和历史文本等。著名的“诺利地图”从“地”与“图”关系中的新角度展示了17世纪罗马城市空间和市容(见图1左)。而凯文·林奇则提出了存在于市民知觉世界中的城市空间,以“可意象性”作为空间形态要素及环境评价的分类标准,归纳出“道、边、区、节、志”组成城市空间意象的五种要素(见图1右)。林奇的这种“认知地图”是经验世界的产物,展现了不同于物理世界的心理意象。尽管意象要素属于空间形态层面,未能揭示空间的社会意义,但由于建立了在形象基础上认知一座城市的方法,林奇的贡献仍是划时代的。
图1两种认知地图 资料来源: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空间不仅仅是数学的概念,而且是存在的向度。[3]为了从哲学高度上解释和把握建筑的本质意义,舒尔兹提出“存在空间”概念,接着又以“场所”取代空间。“场所”即有意义的具体空间,对其具有特性的空间体验即为“场所精神”,构成建筑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拉普卜特认为,林奇利用心理学实验方法获得的是相对客观的“行为空间”,而舒尔兹的存在空间才是“感觉空间”,即人们意识到的并赋予某种意义的空间。通过现象学与城市空间研究相结合,舒尔兹指出,空间不可能脱离人的感知而独立存在,只有在主观参与情况下,空间的意义才能呈现出来。实际上,舒尔兹对场所的哲学经验属于“形而上”层面,现象学所揭示的“事物本真”归结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只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结构主义观点认为,城市空间的认识过程可划分为感知、认知、评价三个阶段,类似于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三段论。感知(perception)是指人体感觉器官获得关于空间的现象的认识,与物理城市空间相关联,即城市景象或城市形象(感觉);认知(cognition)则通过“记忆”、“推论”方法,使得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上升为概念、推理、意义等理性认识因素,将个体事实推演至整个群体,“认知行为既是发现又是发明”,这是城市空间认识的重要阶段,即城市印象(知觉);在此阶段获得的空间因素的基础上,评价(evaluation)成为结合认识者价值观对空间的性能与作用的评判,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也是进行进一步干预(如规划)的基础。 二、城市空间原型分析 (一)事实城市与认知城市 社会学家卡洛·罗特拉提出“事实城市”(city of fact)与“感觉城市”(city of feeling)两个相对的概念,用来区分实体存在的与主观感受的城市空间。[4]事实城市由资本、材料和人的流动构成。资本的流动表征着城市的生存及其经济运作,物质材料的流动构成了实在的城市空间形态,人的流动则是在城市空间地理形态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景象。而超越城市“实在体”存在于认知世界中的“感觉城市”,则在语言、图像和概念的流动中成型。作为“实在空间”的“替代物”,文学和艺术作品通过感觉城市的塑造使得自己想象的城市在读者头脑中形成意象。例如艾略特的“不真实的城市”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还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更为具体的感觉城市,如狄更斯笔下的伦敦,老舍的北京等。这种城市文化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反映,作为资料文献有其重要的参考作用,作为思想传统,更有它积极的思想意义与实践价值。19世纪末英国的“田园城市运动”就是文学作品的直接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