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作者简介:
孙中伟,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河北 石家庄050035;   孙中伟(1978-):男,河北滦南人,助教,主要从事信息社会的地理学、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E-mail:sunzhongwei@sjzc.edu.cn   路紫,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6;   王杨,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原文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网络信息空间(以下简称网络空间)的地理学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1991年万维网诞生并向大众普及后网络空间开始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其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与事物也吸引了地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多种期刊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为检索源,考察国内外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成果。依据研究内容将国外研究归纳为网络空间地理内涵、虚拟社区、虚拟化身与认知、网络空间的经济地理学,网络空间制图和互联网6个重点研究领域,将国内研究归纳为互联网的区域作用、网站和虚拟地理环境3个热点领域,并分别进行了梳理回顾。最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从网络空间的外部层面、内部层面和作用层面提出了若干研究议题。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TP399;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07)10-1005-07

      1引 言

      网络空间又称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在Nenromancer中创造,指人类神经系统可直接插入网络,使大脑与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联通后所构建的可随意漫游的虚拟世界,人通过电极使神经系统与之相连,用意念控制其它事物,并产生各种脱离躯体的交感幻觉。现在的网络空间定义则不同,主要是指由信息媒介互联网(Internet)在整合多种技术基础上所构建的网上虚拟信息空间,人类可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等途径登录互联网并以化身形态生存其中。从时间上讲,网络空间是在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诞生并向大众普及后得到的广泛认可,并随着接入的网民、计算机、网站和信息数量的增长得以延展和扩充,现在正全面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进程。

      网络空间是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其所具有的虚拟、瞬时和互动特性是变革性的,其明显区别于以实体、距离和边界所定义的传统地理空间。这就使得一直以空间为重要着眼点的地理学,不得不在传统的以地表事物的空间差异及分布研究范畴之外,将网络空间本身及其与地理空间的融合问题提上研究日程。网络空间并没有导致“地理学的终结”,其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与事物,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与思维。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对于重构和丰富地理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国内外的地理学者们已经就网络空间从多个角度开展了研究,在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鉴于此,本文将分别就国内外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若干未来的研究议题。

      2国外网络空间的地理学研究回顾

      地理学对网络空间的兴趣源于其对空间和距离的关注,特别是长期以来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时空压缩作用的持续性研究。而O’Brien[1]“地理消亡”(End of Geography)和Cairncross[2]“距离已死”(the Death of distance)的讨论,唤起了地理学网络空间研究的新景象。

      2.1 网络空间的地理内涵研究

      Starrs[3]强调网络空间提供了一个供地理学家们认识信息怎样对空间产生影响,以及信息如何变成真实地点的新领域。虽然网络空间无疑具有地理学含义,但其性质和程度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改变,地理学正被重新定位,它的重要性降低了。此观点的出发点是互联网通信导致的时空压缩以及网络空间的信息本质。如Morley等[4]认为网络空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无空间和无地域”的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能够相遇并相互影响,这样的虚拟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几乎没有相似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虽然网络空间对于时空关系有重大影响,但地理学和时间仍旧值得一提。其原因在于[5]:

      (1)网络空间连结性与频宽是不平等分布的。

      (2)当网络信息流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地理相脱离的时候,很多信息却具有地方属性。

      (3)网络空间是依赖地理空间中的基础线路设施而建构的,所以这些线路的实体关系及连结性有很大影响。

      Batty[6]的虚拟地理研究较好地揭示了网络空间的地理属性。他指出计算机节点与计算机网络中的空间及场所是由真实场所、计算机空间、网络空间及网络场所形成的循环发展关系。地方/空间(place/space)是传统的地理学领域,Place利用传统方法概念化后形成Space;计算机空间(Cspace)是存于计算机空间中的一种抽象空间;网络空间(cyberspace)是由计算机空间经由计算机信息网络而形成的新抽象空间;网络地方(cyberplace)是网络空间之中的基础建设对于传统地理空间(Place)之基础建设的影响。Bakis[7]指出当前“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织在一起,处于一种融合过程,可把这一地理学现实称为“地理网络空间”(geocyberspace),用以强调在全球网络服务基础上地理学空间的新形式。笔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新地理学研究包含现实地理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两种形式;在一些传统地理因素作用减弱的同时,一些新因素却出现了;在地理学重构的初期,谈论其重要性降低还是上升为时尚早。

      2.2虚拟社区研究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在网络空间中借助媒介环境形成的一种主题明确的虚拟在线地方。事实上,早在30多年前非临近性的社区概念就已被提出。此类社区居民紧密集聚的基础是兴趣和价值,而不是地理临近[8]。Kellerman[9]认为虚拟社区的表达本身就意味着其与传统社区是相区别的。网络空间中包含成千上万个虚拟社区,这些社区确立了自己的“领土”,虽然它们的居民可能分散于世界各地[10]。一般网民可从许多现存的虚拟社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用制造新社区,只要简单地从已存菜单中进行选择即可。网民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深度则说明了这些社区的真实性。在这种背景下,虚拟社区被看成是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束缚于某地区的观念将变得无关紧要。

      传统社区特征是由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这些因素所赋予。有些学者已经开始讨论虚拟社区的形成过程和组织规则。Robins[11]认为虚拟社区应用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恢复正从现实空间中消失的社区实验。当许多人想成为虚拟社区一员的时候,网络空间的绝大部分用户却是暂时的。虽然虚拟社区看起来与真实社区的法规异常相似,但前者却不负相同责任。现实社区的成员必须并且的确生活在一起,加入或离开都不容易。虚拟社区却可以使我们脱离少有或没有后果的相互作用,通过关机或退出方式即可再与其它社区连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