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发展趋势和状态的总称。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现代化是基本前提,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是主要内容和具体体现。社会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程度可以从人口形态、居民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等三个基本方面体现出来。 德意志帝国时期是德国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实现了从农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的转变。19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德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是,就其整体经济结构而言,仍然是一个拥有较强大工业经济的农业国。19世纪70年代初德意志帝国建立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结构比重分别为37.9%和31.7%;在就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仍占德国就业总人数的50%以上,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则不到30%①。因此,德国社会的整体经济结构仍然保持着农业社会的特征。此后,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1890年左右,德国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德国主导性产业部门。到1913年,德国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到23.2%,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到34.5%,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则上升到了45%,就业人数比重上升到37.8%②。德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德国社会无论在人口形态,人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还是社会联系程度和福利状况方面,较之以前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下文试图对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社会现代化状况进行回顾性考察。 德意志帝国时期,由于工业化的迅速进展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德国的人口形态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变化。 第一个显著变化是,人口的增长方式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转变。在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下,人口的高增长通常基于高出生率之上。但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其人口增长的动力并非来自高出生率,而是源于低出生率和更低死亡率。 据统计,1817年,德国人口出生率为39.5‰,死亡率为27‰,每1000居民净增人口12.5人;1850年,德国人口出生率为37.2‰,死亡率为25.6‰,每1000居民净增人口11.6人;1870年,相应统计数据分别为38.5‰,27.4‰和11.1人;1890年为35.7‰,24.4‰和11.4人;1900年为35.6‰,22.1‰和13.6人;1910年为29.8‰,16.2‰和13.6人;1913年为27.5‰,15.0‰和12.4人③。从中可以看出,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人口增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890年以前,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基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上,人口的出生率一般在37‰以上,死亡率则一般在25‰以上。在这种增长模式下,德国人口的增长率通常低于1.0%。1890年以后,情况出现明显变化。一方面,人口的出生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与出生率相比,死亡率下降更快。相关统计材料表明,甚至与同一时期的法国等欧洲国家相比,德国人口的死亡率的下降幅度也是比较大的。1851/1860年,法国年人口死亡率为24‰,1901/1910年为19.4‰,同期德国人口死亡率由26.4‰下降到了18.7‰④。这种状况造成了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折性变化,即低出生率和更低死亡率之上的人口高速增长。 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就出生率的下降而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显然与迅速工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生育逐渐成为一种重负⑤;19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生孩子防老的必要性大大降低;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使许多夫妇日益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更注重享受,将原先抚养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花费到进剧院、电影院等娱乐之中;义务教育制度和禁止童工立法的实施则意味着生孩子不仅得不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须为孩子的教育等进行大量经济投入。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人们日益倾向于少生孩子甚至不要孩子⑥。生育率因此不断下降。1871/72年,每1000妇女的成活婴儿生育数为163,1890年为160,1912/13年则降到了117⑦。在柏林、汉堡等大城市,两个孩子的家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⑧。 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更容易解释。首先,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医疗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婴幼儿的成活率。在德意志帝国时期,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1—9岁儿童的死亡可能性减少了50%。其次,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延长了人们的寿命。1871/72—1880/81年,德国男子的平均寿命为35.58岁,妇女为38.45岁;1891/1900年为40.56岁和43.97岁;1910/11年则已经达到了47.41岁和50.68岁⑨。也就是说,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12年左右。 死亡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德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缓慢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变化。1871-1911年间,德国人口各组年龄结构中,0~64岁各组的比重基本上处于一种波动状态,惟独65岁以上老龄组的比重处于持续上升状态,由4.7%上升到了5.0%⑩。这意味着德意志帝国时期的老年人口比重在增加。导致老龄人口比重的增长通常有三种原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大规模战争青壮人口死于战场。而这一时期的德国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战争,所以,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显然只能是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结果。19世纪80年代德国老年保险立法的出台就是针对老年人不断增加这样一个实际社会问题的。老年人口的增加使“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形态的第二个显著变化是,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城镇人口成为德国的主体居民。据统计,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城镇人口占36.1%;1880年,农村人口占58.6%,城镇人口占41.4%;1890年相应的比重为53%和47%;1900年为45.6%和54.4%;1910年为40%和60%(11)。也就是说,在短短的40年间,德国农村与城镇人口比重出现了完全的翻转。农村人口由总人口的2/3下降到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