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变迁与美国早期东北亚政策(1784-1894)

作 者:
李朋 

作者简介:
李朋,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从美国的“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至甲午战争之间的一个多世纪,正值东方传统国际秩序“华夷秩序”的衰落和崩溃时期。这时的美国东北亚政策处于“早期政策”阶段。其内容随着美国在东北亚的国家利益的变迁和东北亚国际博弈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美国政策总体特征体现出:幼稚性、经济性,战略上属于谨慎型政策。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712;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8)02-0223-07

      一、走向东北亚

      1.走向东北亚与扩张思想。在美国独立之际,当时颇有影响的古典的政治理论认为,只有将领土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才能使共和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詹姆斯·麦迪逊则提出了“不断成长的共和国”理论,认为民主制度下选举产生的多数派执政,就会出现多数暴政,便会出现对共和国的极大威胁,所以扩张主义对一个共和国是有利的,“一旦把政府的范围扩大,就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党派和利益集团,就不大可能出现多数派形成共同的动机侵犯其他公民的权利的情况;或者,即使存在这样一种共同的动机,所有具有此同感的人也比较难于发现自己的力量并彼此采取一致的行动。”[1]“由于这个时代思想领袖与政治领袖经常是同一个人,由于国内政策、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是密切联系的”[2]39,因此,这种对新国家的空间利益的认知就成为了早期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即尽可能地向西部、向南部扩张,同时要防止欧洲列强染指“新大陆”。1783年的巴黎条约将新生的美国疆界划在了密西西比河一线,远远超出了13州的范围。1785年的《土地法令》、1787年的《西北土地法令》吹响了向西部扩张,走向太平洋、走向东北亚的号角。

      美国人接触东方是通过1784年“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实现的。在此之前绝大多数美国人,包括华盛顿在内的大多数政治家,只是从传说和零星的作品中了解不多的有关中国的情况,“在想象中浮现出一幅和中国通商发财致富的美景”[3]2。当时真正到过中国的土生美国人只有两个人:雷雅德和戈尔。他们声称:自己亲眼看见一张在美国“西北海岸”6便士能买下的毛皮,在广州却可以卖上100美元;而中国的茶叶、生丝却以便宜价格出口。他主张美国人从事“西北海岸”与广州间的贸易,用海獭皮去换取中国的茶与丝[4]3-4。对中国财富的向往导致了“中国皇后号”1784年起航。

      这虽然完全是美国商人的民间行为,但是却肩负了重要的使命。当时刚刚独立,国库空虚,负债累累,又失去了从殖民地时期以来由英国人控制的传统市场。美国人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财源,急需开辟新的市场,于是,不得不向尚未被欧洲强国垄断的中国市场进发。联邦政府虽然无力给予强大的国家支持,但给这艘载着美国希望的“中国皇后号”开具了一纸热情洋溢的,献给所有可能遇见的各国地方和中央的官员的“介绍信”。从大陆会议的文件中可以看到,“中国皇后号”从国会那里获得了一张“海上通行证”。上面没有指定给谁人,仅写着:“致审阅或聆听宣扬宣读海上通行证的至尊、伟大、圣明、光荣、高贵、尊崇、贤达和谨慎的皇帝、国王、共和国首脑、亲王、公爵、伯爵、男爵、贵族、地方首长、议员”等一大串称呼[4]5。可见当时美国人向往与中国贸易的切切诚心。

      为了加强同东方的贸易,美国的“哥伦比亚号”于1787年从波士顿出发,绕过合恩角,经温哥华和北太平洋,“向西”探索通向中国之路。美国人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也实现了美国人从两个方向到达中国的探索。美国人还开辟了另一条穿越太平洋的中部,途经夏威夷和东南亚诸岛,最后返回波士顿的贸易路线。与东方的贸易造就了新生的美国第一批“百万富翁”,国库也积累了“第一桶金”。与东方的贸易紧密地与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据统计,从1786年到1833年,美国来华的船只就有1104艘,几乎达到英国来华总船数的44%,而超过其他欧洲国家来华船只总数的4倍。以此为开端,18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华贸易已赶上荷兰、丹麦、法国等国而跃居第2位,仪次于对华贸易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

      2.美国人从陆路向东北亚靠近。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第二次美英战争后,美国又获得了在今天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管辖权,第一次呼吸到了太平洋的海风。但此时俄国人已经越过了白令海峡,占领了阿拉斯加。1786年12月22日,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下令向列强宣布垄断西北美和北太平洋。1799年沙皇保罗一世批准成立了直属沙皇政府的垄断性的“俄美公司”,经营以上地区。俄国于1812年在旧金山以北建立了“罗斯要塞”。在1821年9月4日沙皇颁布声明:俄美公司在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温哥华岛以北的地区拥有20年的专营权,而且可以继续在此边界以外占领新的土地,宣称从白令海峡到北纬51度的整个北美西北海岸、阿留申群岛和千岛群岛沿岸的商业和物产资源为俄国独有,还派遣了几艘军舰前往巡逻。

      1820年12月,美国国会任命了专门委员会,研究美国在西北方向的领土的立场。委员会认为:俄国在北太平洋方向的商业扩张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美国的商业利益。1822年3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亚当斯照会俄国明确表示不能接受沙皇的“9月4日声明”,表示美国在同样的地区拥有同样的权利。恰逢此时欧洲的“神圣同盟”也试图染指拉丁美洲。1823年12月2日,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称:“美洲大陆由于已经被占领并保持着自由独立的地位,因此今后不能再对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开放”。这个被后人称为“门罗宣言”的政策,它成为美国在更广泛领域垄断美洲、向列强“关闭门户”的政策原则。美国的进取和俄国的战略收缩,导致了两国于1824年4月17日签订了调整在北美大陆上相互关系的条约,断送了俄国人南下北美的梦想。1841年美国人萨特买下了罗斯要塞。从此美国人开始坚实地向东北亚迈进。“美国人大举西进,从伦敦和巴黎角度看来被称为远东的那一部分世界,对于美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东方,而是极西。”[4]1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