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08)01-0062-0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联邦德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形态随之由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在此基础上,联邦德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间阶层发展并成为社会的主体。研究表明,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联邦德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着眼,分析它与中间阶层发展壮大之间的关系。 一、联邦德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关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产出结果分布,即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二是从生产要素在各产业的分布,尤其是劳动力在各产业的分布情况,即就业结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联邦德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生产领域,主导性经济部门开始从物质生产向社会服务领域转移,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逐渐超越加工和制造为特征的第二产业以及农、林、渔等第一产业,成为主导性产业;第二,在就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领域的就业人数比重显著上升,成为三大产业领域最大的就业群体。 从生产领域看,20世纪70年代前后,联邦德国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有明显的差异。1960年,联邦德国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5.5%、53.5%、40.9%。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这是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1970年,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9%、57.6%和38.7%。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大大超过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总和,达到最高值。此后,联邦德国三大产业结构出现了转折性变化。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迅猛扩张并超过第二产业。1975年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为:第一产业2.9%,第二产业47.7%,第三产业49.4%。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1980年,三大产业在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2%、44.8%和5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仅超过了第二产业,而且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到1993年,三大产业在(重新统一前的联邦德国各州)国内生产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1%、36.4%和62.5%,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倾斜①[1]184,[2]192,[3]1,[4]161。这些统计数据清楚地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联邦德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后,比重也出现了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最终取得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有关统计,195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23.2%,第二产业占42.3%,第三产业占32.3%,另有2.2%无法分类;1960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应为13.7%、48%和38.3%;1970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应为8.5%、48.9%和42.6%。到70年代中期,上述状况出现了根本性变化。1975年,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为:第一产业7.2%,第二产业45.6%,第三产业47.2%;1980年,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5.5%、44.1%和50.4%;1990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进一步调整为3.6%、40.6%和55.8%[1]184,[4]161。上述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联邦德国仍然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就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一直是最大的就业群体。此后,联邦德国的就业结构出现了转型迹象,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最大的就业群体。到198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甚至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之和。 以上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变动情况。必须指出,在联邦德国产业结构整体发生变化的同时,各产业内部结构也有很显著的变化。 在门类众多,内部结构最为复杂的第二产业,变化主要表现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成为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支柱,而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地位明显下降。例如“1950年至1986年,第二产业中,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高的电子、化工等部门在GDP中的排名分别从第9、5位攀升到第3和第4位。汽车则上升到了首位;而同期,比较粗放的钢铁和采煤则分别从第2和第3位跌至了第7和第9位”[5]。另外,传统工业部门(包括化工、机械制造、汽车、煤炭、建筑、造船业、钢铁工业及纺织业等)改造与提高,新兴工业部门蓬勃发展壮大。新兴工业部门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海洋技术及宇航空间技术等工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先导作用,发展速度也大大超过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水平。 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第一,传统的邮政和商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从1960年的18.5%下降到1986年的14.7%,同一时期,其他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从13.6%上升到27.1%”[6]216。第二,国家和私人公共事业的产值比重有较大增长,其产值从1960年的8.8%上升到1986年的13.6%[7]66。联邦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服务部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使得政府雇员和行政服务量也随之增加,1972年至1982年政府管理部门就业人数增加了59万[7]68。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另一明显特征是许多新行业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咨询、管理、通讯、计算机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有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四产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