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古意识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本质

作 者:

作者简介:
姜守明,历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透过复古意识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其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而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其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这似乎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普遍认识。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它们倚重相似的手法上,如复古意识、个性意识、民族意识等,可是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因而我们对隐藏在这些共性背后的东西就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例如,透过复古意识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思想意识领域的一场革命,其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而宗教改革其实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其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文艺复兴:回归古典文化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典文化批判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弘扬人类理性和人文精神,为新兴市民阶级提供适应时代需要的意识形态。

      1.秉持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第一,人的尊严的价值观。“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的世界观”①,人本主义者秉持以人为本的世界观,而与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形成鲜明的对照。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人性论。由于人是人文学科研究的题材,人文主义者关注人的身体美和人的潜能、人的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颂扬人性的高贵与完美,称赞人的价值与尊严,倡导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虽然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最大特色,但是它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而是对古典人文精神的发展。早在古希腊智者学派那里,普罗塔哥拉斯就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正是借助于这种认识论,有力地批判了神权主义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第二,追求幸福的权利观。人文主义者在强调人是万物尺度的同时,突出了追求自由与幸福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中世纪时期,教会要求人们放弃一切美好的理想和人生欲望,去追求虚无飘渺的彼岸幸福。人文主义者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对待现世生活,把发财和享乐的愿望视为美德和善行,甚至用及时行乐的思想取代厌世脱俗的禁欲主义信条。作家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历史学家瓦拉主张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银行家罗伦佐在赞美人生时指出:“飘忽而逝的青春多么美好!能欢乐的时候且欢乐,未来的事情无法预料。”②人文主义者普遍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在来世而在今生,在于追求现实的快乐与自由、欢愉与幸福。

      第三,与生俱来的平等观。城市兴起后,市民阶级激烈反对包括教会在内的封建特权,以追求自由平等的现实生活为目标。英国文艺复兴奠基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成功地塑造了中世纪女权主义者“巴斯妇”的形象,假借巴斯妇之口,提出了男婚女嫁、婚姻自由、妇女改嫁自由以及妻权高于夫权等关于妇女与婚姻问题的主张③。当然,人文主义者对自由、平等的诉求,以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最为引人注目。我们在“绮思梦达殉情记”这则故事中,看到了一个坚强的郡主大胆举动,她为了追求恋爱自由,大胆地挑战封建特权和门第观念。这是作者对人文主义平等观的朴素表达,也是后来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生动写照。

      2.不遗余力地追逐古典文化

      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这是文艺复兴的最显著特点。桂冠诗人彼特拉克狂热地追逐古典文化,他在发掘古典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他不惜金钱,不辞劳苦,四处奔走,收集拉丁文的古代存稿,并亲自抄录古典作品。他不懂希腊文字,可他依然精心收藏希腊作品,鼓励并赞助这方面的翻译工作,以期获得知识和营养。1374年7月18日,彼特拉克离开了尘世。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却还埋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手稿中。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为古典文化而生的人文主义者。

      文艺复兴运动之所以借助于希腊罗马文化来反对中世纪神学,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人文主义者与基督教神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偏爱古典作品,无非是要从古代典籍中吸取文化素养,弘扬理性与人文精神。第二,中世纪教会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要反对强大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反对顽固的教会势力。由于人本学、人文学,即关于人的学问,是古典文化的精髓,它为人文主义者提供了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第三,基督教会不但在西欧各国均占有大量地产,而且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精神支柱,新兴市民阶级知识分子借助于古典文化中所包含的理性和人文精神,首先攻击作为封建势力总代表的罗马天主教会。因此,罗马教皇的神圣权威和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日益受到来自各地觉醒民族意识和成长的民族国家的挑战。

      宗教改革:回归早期基督教

      1.早期基督教的普世主义

      公元初期,基督教诞生于近东地区,它宣扬一种阶级对立的思想,认为穷人上天堂之路畅通无阻,而富人上天堂骆骆穿针眼,是根本不可能的。由于这种激进的反叛思想危及到罗马帝国的统治,所以基督教在走向合法化的过程中,遭到罗马当局的残酷镇压。那么,基督教从一种民间宗教,或非法的地下宗教,迅速地发展成为一种强势的官方宗教,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罗马后期,社会生活相对安定,交通条件便利,帝国境内的希腊方言易于沟通感情,这些因素是基督教得以迅速传播的重要物质条件;第二,古典文化在逐渐丧失其理性活力的时候,希腊化时期的神秘主义和怀疑主义为基督教神学的系统化和哲学化提供了理论营养;第三,基督教作为多种思想和精神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不但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和“弥赛亚(救世主)”思想,而且吸收了埃及、伊朗等东方国家的宗教观念,以及希腊和罗马的斯多葛主义的大一统世界的社会主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