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 崔志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 《江海学刊》(南京)2008.5 (原文约7500字) 在1911—1912年中国政权发生鼎革之际,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奉行中立政策。首先这是由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局势所决定;其次,与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传统和对华门户开放原则有直接关系;其三,受美国国内舆论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其四,防止和避免少数国家特别是日本和俄国乘机单独干涉中国,谋取特殊利益。总之,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既有中国国内因素,也有美国自身因素;既有国际因素,也有价值观念因素。虽然一般来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但外交毕竟不能等同于内政,不能不受对方国家国情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和制约。有些问题乍一看来,似乎是美国国内政治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但细加追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很大程度是由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促成的。因此,在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种因素要有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观点,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或预见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来孙中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尚明轩 中国社会科学院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开封)2008.5 (原文约9000字) 中国大陆半个多世纪来的孙中山研究,尽管有过曲折,但还是逐步深入,日趋繁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的历程,可分为初始、复苏与发展和持续发展与前进三个历史阶段。在初始期,只是轮廓式地提出了大量问题,未能深入研讨,却为以后开辟了前进的航道。第二阶段,连续召开各种专题研讨会,热潮迭起,促使研究工作呈现生气勃勃的新气象。后一阶段,学人视野拓展,研究持续深入,更上了一层楼;不过,近几年来开始有些萎缩和低落。展望未来,宜注意将孙中山更加紧密地放在历史中考察,并在新的理解中拓展视角及新的切入点,不断创出新意,攀登“孙学”的新高峰。此外,还应进一步重视史料的发掘,俾促突破性的发展。 工具理性思路下的清末文字改革运动 ■ 汪林茂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杭州)2008.5 (原文约9000字) 鸦片战争后,闯入中国的近代科学在“用”的层面上映衬出中国文字的落后及不适用。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在工具化、工具效率成为文化运动的最大追求,科学技术登上至高无上地位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有识之士按照工具理性的思路开展了文字改革运动。改革者认为,不适于“用”的汉字是中国贫弱落后的罪魁祸首,因此文字的工具价值,即至易、至简、至捷是其文字改革——创制切音字活动的追求目标,而汉字固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则遭到冷落并被边缘化。这又成为一股文化趋势,这股趋势在客观上直接导向“欧化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废除汉文”主张。面对这一民族文化危机,另一些知识分子则以捍卫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的立场,驳斥了文字问题上民族虚无主义的谬论。这一过程说明,片面强调工具理性是不可取的。在近代中国,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的协调、统一始终难以实现。 范式·比较·可能性:《东方乌托邦——近代南通》述评 ■ 章开沅 田彤 华中师范大学 《江海学刊》(南京)2008.5 (原文约9000字) 《东方乌托邦——近代南通》一书用现代化分析框架,全面呈现近代南通发展进程,强调工业化与多元开放的文化品质是南通早期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同时指出南通以工业化带动圈地运动及农村对工业化支撑的发展道路与西方工业革命并无二致。通过比对张謇与日本近代产业之父涩泽荣一的人生经历、实业思想、企业理念,折射出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以及两国企业家成功与失败的巨大反差,解释了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发展之路的终极缘由;通过比较近代中国商埠城市可以看到,正是大生资本集团的多元化经济形态,才成就了一个能向纵深发展、城市规划与功能合一的近代南通。 传统社会心理对汪康年政治态度的影响 ■ 郭常英 张秀丽 河南大学 《中州学刊》(郑州)2008.4 (原文约5000字) 汪康年生活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当时正是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贫弱,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期。他时刻关注时局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热情投身各种爱国的社会活动,特别是他坚持办报刊,积极主张变法图强,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和不愿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思想倾向。汪康年通过办报事业大力宣传变法图强的道理,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从他的见解中,我们不难看出旧式知识分子面对变革的保守心理与害怕失败的怯懦心理,但是它仍不失为那一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的一种追求。汪康年关心国家命运,呼吁救亡图存,急切要求变革,追求国家富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他的保守意识和妥协态度,终究脱离不了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阶层,以及其中的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全方位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从汪康年政治态度上存在着的激烈矛盾和反差,来观察分析这一时期在野的近代知识分子对于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态度和表现,我们会对这一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特征有更多了解和认识。 晚清、北洋时期的国内公债论略 ■ 潘国旗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杭州)2008.5 (原文约9000字)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战争、军事有关。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大量公债,未能充分发挥其稳定财政、调剂金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同时,晚清和北洋时期所发行的内债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性。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第一,国内公债问题不单纯是一个借钱还钱的问题,它与财政经济和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第二,必须将公债真正用于社会必需的经济建设上,使债务的偿还有坚实的基础;第三,国内公债还有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如果内债规模一旦超过国家财力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财政危机,国计民生皆受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