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近代人口压力:冀中定县人地比例关系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近代史研究

内容提要:

关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人地比例关系,学界普遍认为人口对土地压力越来越大,乃至无法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只有少数学者模糊地提出并非像以往所说的那样严重。其实,探讨人口压力问题的关键是人地比例临界点的确定。以往对此多有估计,按照这些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的确严重不足。但遗憾的是,大多并未论及计算方法,不知根据何来。近代冀中定县的个案研究显示,人地比例关系处于愈益紧张之势,但人地比例关系紧张并不意味着现有耕地就已经到了不能维持农民最低限度生活的地步。根据民间流行的消费观念和实地调查资料,可以对人地比例临界点做出比较精确的计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从维持最低粮食消费角度看,现有耕地能够满足人口需求;从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消费角度看,虽有不足,但相差不远。进一步言之,近代农民生活的贫困主要不是因为人口压力,而应当从其他方面寻找。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人口压力说与问题的提出

      土地关系主要由人地比例和土地分配两部分构成,而尤以前者为基础。也就是说,“农民的生活程度高低,须视所种田地的多寡以为定,而能种几亩田地,则又依人口的密度为转移。”①

      清初以降,人口数量猛增并深刻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国民生活,因而备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检索清代康熙朝以降的言论,清代和民国时期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乃至无法满足农民最低限度的生活,已成为无可怀疑的共识。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指出:“地亩见有定数,而户口渐增,偶遇岁歉,艰食可虞。”三年后他又说:“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田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② 乾隆年间洪亮吉发出的感慨,更是人所熟知,无须重述。③ 近代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马尔萨斯人口论广泛传播,关于人口的社会舆论更加热烈,普遍认为人均耕地不足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托尼说:“中国农村问题虽则千头万绪,其实却极简单,一言以蔽之,是现有资源不够养活这一批挤在土地上的人。”④ 翁文灏认为:“中国土地虽广,但人口压迫已到世界少见的严重程度。”⑤ 费孝通断言:“中国农民的贫穷,基本原因是现有耕地太少,有没有耕地权还是次要问题。”“有限的土地上,人口不断地增加,每个人分得到的土地面积,一代小一代,总有一天他们会碰着这被生理决定的饥饿线。土地既已尽了它的力,挤也挤不出更多的粮食来。”⑥ 房师文甚至将人口压力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社会动荡联系起来:“人多而富源少,生活标准低落,人口密度过庶,中国之所以沦于半殖民地位,民贫国枯,纷乱连年者,其原因固多,人口密度过庶,实其主要之原因也。”⑦

      1949年后,刚从战争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的口号压倒一切,很少有人再敢提人口压力,随之人口数量以空前速度窜升。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从严峻的人口现实回溯历史,又接续了原来的言说,近代人口压力日益紧张、耕地严重不足的观点重新占据了论坛,人口过剩甚至成了人口压力的代名词。我也曾撰文申述此论,呐喊助威。⑧ 不过,主流喧闹之中也有少数学者发出了稍许不同的声音。如吴承明不同意人口日益增加、耕地越来越少的观点,认为近代中国耕地和人口都处于增长趋势,只是人口增长比率快于耕地增长,1873—1949年人口年增长率平均为6.7‰,耕地面积增长率为3.4‰,“这就必然发生人多地少、人口压力日重的问题”,不过在近代,以20世纪30年代为准,“问题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⑨ 章有义更认为,耕地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1851—1949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29‰,耕地增长率为3.00‰,人均耕地由1851年的2.47亩增加到1949年的2.65亩,然而如果与1812年2.87亩比较,人均耕地仍是下降的。与吴承明一样,章有义也指出,这时人口压迫并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么严重。⑩ 尽管如此,吴、章二氏并未否定人口压力的存在。美国学者李中清等人倒是对人口过剩论发起挑战,但其主要以批判马尔萨斯关于中国人口的“现实性抑制”为旨归,论证中国人口集体控制行为的现实,而没有从人地比例关系角度进行探讨。(11)

      总之,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笼统模糊,即便是对人地比例的增减趋势这一基本问题,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而关于人均耕地多少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现有耕地能否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还缺多少耕地等问题,更缺乏明确而深入的研究。由此看来,仍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尤其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范围固然全国最好,但也可以是更小的地区,有了不同地区的结论,自然不难形成一个总体判断。本文仅就冀中定县(今河北定州)做一初探,原因不为其他,主要是这里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它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个区域,或许能说明一定范围尤其是华北平原的情形,也希望借此引动其他地区的研究。

      二、定县人地比例关系趋于紧张

      理清人地比例,是判断人口是否形成压力乃至过剩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清初到民国时期有关定县的人口、耕地资料,制成表1:

      

      资料来源:[清]宝琳:《直隶定州志》,1850年刊本,卷20,“政典·赋役”;[清]黄彭年:《畿辅通志》,1884年刻本,卷96,“经政三·户口”;《民国八年中国年鉴》,台北,天一出版社1975年影印,第959页;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版。第121—122页;李景汉:《定县土地调查》上,《社会科学》第1卷第2期,1936年1月,第437页;李景汉:《从定县人口总调查所发见之人口调查技术问题》,《社会科学》第2卷第3期,1937年4月,第474页;冯华德等:《河北定县之田赋》,《政治经济学报》第4卷第3期,1936年4月,第452页。

      说明:1.总耕地亩数原为定县税地小亩,1小亩等于0.9208市亩,本表按此折合市亩。2.定县城内住户有70顷地没有纳税,本表将此算入。3.原资料没有1672、1733年耕地面积资料,以有关定县耕地面积最早的嘉庆十三年的数字代之。4.康熙、雍正朝特别是康熙朝人均耕地较高,这一非正常现象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明末清初战乱频仍,京畿一带首当其冲,大批农民或惨遭屠戮,或背井离乡,导致人丁骤减,康熙、雍正朝定县平均每户为2.3口、2.9口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人均耕地较高,但可以断定多是无人耕种的荒芜土地。5.据李景汉调查,1933年全县有1287851亩(李景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版,第4页),但这一数字主要是农作物种植面积,并未包括所有定县耕地;另,甘布尔统计,1930年代初,定县共有土地1424931亩。Sidney D.Gamble,Ting Hsien:A North China Rural Community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p.46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