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3-0138-12 (一) 1907年初左右,东京的同盟会中一部分人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随着变化的加剧,引起了同盟会内部的纠纷,最终导致了同盟会的分裂,并在革命党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派别——社会主义讲习会派。而上述的种种情况,都与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中重要的一支——自由民权论的后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想,虽都被称为“社会主义”,但是它们绝非出于同一系谱。若溯其源流,则来自不同地方,且由于时代之不同,即使同被称作“社会主义”,其性格也迥然各异。 在日俄战争以前,日本的“社会主义”应有三个源头。 其一,是源自自由民权论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与民权论左派的渊源极深。这部分人对藩阀政府的反感,对藩阀政府操纵的天皇制和为其所用的军队、警察、官僚三位一体的权力机构的反拨,以及对盘踞于藩阀政府背后为其提供援助的政商财阀的憎恶都锻造了此派的革命思想。民权左派出身的幸德秋水是此派的代表和指导者。[1]此派理论带有极强的自由民权论色彩。在当时被称为自由社会主义。① 第二条系谱的来源则稍复杂,它一部分来自美国的“工会主义”,另一部分则来自英国的“议会主义”。美国AFL式“工会主义”由高野房太郎、片山潜等带回日本不久,即以反抗治安警察法为契机,急速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与期待普通选举的一派相汇合,成为与合法议会主义内外一体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于是日本的“社会主义”中又诞生了一个流派,就是“议会政策派”。该派的代表人物乃是日本国际“万国社会党”的代表片山潜以及后来属于“右派”的田添铁二等人。 第三条系谱乃与基督教社会主义相连,这种流派应将其称为与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人道主义合流的“社会主义”才较合适。它乃是一部分人士对基督教的信仰,特别是“一位论”的信仰与对社会问题、工人问题极度关心相结合的产物。藩阀政府对大众运动的残酷镇压,以及日本人黑暗贫困的生活,使得这种信仰急速地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安部矶雄、木下尚江、石川三四郎等,以及后来从《平民新闻》分离出来,另创《新纪元》(1905年11月10日)的人们,都属于该系谱。初期的片山潜等,也曾走过将基督教信仰与社会改良相结合,而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也可以算作是第三系谱中之人。 这三条系谱,在以后的时代中,一直成为引导日本“社会主义”潮流的底流,日俄战争以后至明治末期的“社会主义”运动,从《新纪元》社退出社会主义运动后,上述三个系谱中的第一和第二个流派成为主力,两者之间激烈相抗,互为水火。易言之,则是合法议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即所谓的“右派”和以权力斗争方式即“直接行动”来反对议会主义的、而随之又转入无政府工团主义的“社会主义”即当时所谓的“左派”为中心。前者的代表人物为片山潜,后者的代表人物则是幸德秋水。从二者的力量对比来看,后者即“左派”显然占有优势。[2]易言之,日本此时的社会主义运动,应是从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左派演变而来的自由社会主义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平民新闻》在藩阀政府镇压下关闭了,幸德秋水也随之入狱。在狱中,他曾阅读过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克鲁泡特金的《田园·制造所·工厂》、黑格尔的《宇宙之谜》、德雷珀(John William Draper,1811-1882)的《宗教科学冲突史》、瑞男(Renan Josoph Eenest,1823-1892)的《耶稣传》等书。[3]这些书,尤其是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强烈地吸引了幸德,使他产生了由社会主义转向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苗头。[4]幸德出狱后没多久,便前往美国,在途经香港时,与中国革命党人有了交往。(12)幸德到美国后,接触到美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转变成一个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 美国的无政府主义,共有两派,一派是土著的温和的无政府主义,另一派是欧洲的亡命者带来的激进的无政府主义。1881年,德国、奥匈帝国亡命美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在芝加哥成立了国际劳动人民联盟(International Working People’s Association),这就是所谓的黑色国际。该联盟否定议会主义,宣言使用暴力。翌年国际上有名的“直接行动派”,德国人约翰·莫里斯,从英国历尽艰险逃到美国,写了一部《革命的军事科学》,专门介绍制造炸弹和使用毒气的方法。1886年五一劳动节芝加哥工人与军警发生冲突时,有人将炸弹扔到军警阵中。当时,幸德秋水在美国接触的无政府主义者,就是这其中的俄罗斯系无政府主义者。 但是,俄罗斯亡命无政府主义者对幸德的影响,恐怕还远逊于1905年俄罗斯革命对他的震撼。工团主义者梦寐以求的用工人大罢工来实现革命的梦想,终于在俄罗斯实现了。这种胜利对幸德而言,其意义是重大的。[5]幸德当时为1905年俄国革命所感动的样子,我们通过他所写的文章《一波万波》完全可以想见,幸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