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8)05-0065-11 作为戊戌维新领导者,康有为的变法条陈,集中体现了他改革思想之精华,是研究戊戌维新运动史不可或缺的史料。然而,晚近以来所刊布的《戊戌奏稿》、《康有为政论集》、《康有为全集》等书刊,对乙未丁酉间康有为变法条陈之记载殊不完备,既未能准确地反映康氏之当时的思想风貌,也不能全面反映康氏之变法活动。有感于此,笔者依据康有为所撰写的《康南海自编年谱》所提供的线索,以及其他变法当事人的叙述,并参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光绪朝录副奏折档》、《硃批奏折档》以及军机处《随手登记档》、《上谕档》等档案记载,对康氏之变法条陈,多方搜罗,鉴别考证,对康氏甲午战争后至戊戌变法之前的条陈略予述考,以期引深对康有为变法思想及活动的探讨。 一、乙未年康有为之变法条陈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十分严重,当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康有为不计成败利钝,引国事为己任,发愤上书言事,于是用一昼夜草拟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此事又称《上清帝第二书》,他代表了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知识分子干预国家政治的新时代,此次上书虽然颇具影响,但由于守旧派的阻挠,并未能上达清廷。 虽经此挫折,康有为并不服输,一个多月后,康有为的《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折》再次向光绪帝呈递,这就是有名的《上清帝第三书》,光绪帝见此上书之后,格外欣喜,立即命传抄数份,随即又转发全国各地将军督抚进行讨论。此次上书中,康有为响亮地提出了设议郎的建议,略谓: 伏乞特诏,颁行海内,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曰议郎。皇上开武英殿,广悬图书,俾轮班入直,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饷事宜,皆令会议,三占从二,下部施行。① 这种要求清廷实行政治制度改革的建议,展现了维新志士与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封建改革迥然不同的风格,在全国上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清廷甲午战后卧薪尝胆,发奋为雄的新格局,康有为名传都下,影响深远。 接着康有为又赴阙呈递了《上清帝第四书》,进一步发挥其改革思想,要求设议院以议政。由于受到朝廷内部守旧势力的反对,第四书并未上达天听。以前史学界讨论康有为甲午战争战后的变法条陈,大体上局限于以上所述《上清帝第二书》、《第三书》以及《第四书》。然而,这种见解殊不完备。八十年代,笔者撰文指出,除这三次影响深远的上书外,康有为还有其他上书,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要全面了解康有为当时的思想及变法活动,无论如何不能忽略其他几次上书。这些重要的变法条陈的数量远远超过康氏以自己名义呈递的上书。这些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的条陈包括: 其一,乙未六月十一日,康有为代御史王鹏运草拟《枢臣不职请旨立予罢斥以清政本折》。此折文字不长,却至关重要,该折云: 三品顶戴掌江西道监察御史王鹏运跪奏为枢臣不职,请旨立予罢斥以清政本,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近日孙毓汶病请开缺,皇上特允所请,莫不仰赞圣明,以为升平可冀。何也?害马未去,则骐骥不前,污秽既除,则良苗自植,理之常也。今日政府之所谓害马与污秽者,孙毓汶外,则为侍郎徐用仪。该侍郎贪庸奸慝,误国行私诸罪状,臣近与给事中洪良品等已联衔据实纠参,毋庸再渎宸听。迩复风闻该侍郎前次请假之由,因擅割云南边地,与电改借款扣数二事,为同官所诘责。乃该侍郎不知引咎,反与口角忿争,几于声彻殿陛,临当召对之际,竟敢托疾拂衣而去,次日始具奏请假。此事外间传闻甚确,宸居密迩,度不能不微达圣聪。迨数日后,经同官合解,又复颜销假。似此逞忿护前,贪恋禄位,昔人所讥老而无耻者,臣于徐用仪见之矣。 该侍郎品望不重于朝端,功绩未登于册府,特以儤直军机,年劳序进,并不知感激天恩,力图报效。当初任枢臣之始,则把持权势,引用私人,及东事既起,惟知附和孙毓汶,迎合李鸿章,以便其献媚洋人之故智,故此次和议之坏,固坏于李鸿章、孙毓汶之狼狈为奸,亦实坏于徐用仪之迎合附和。 现在时事艰难,正赖政府得人,庶可徐图补救。若孙毓汶虽罢,而徐用仪仍居枢要,势必内为孙毓汶之传法沙门,外为李鸿章之暗中线索,寅恭之雅不闻,掣肘之形时见,有妨时局,为患方长,相应请旨,将侍郎徐用仪立予罢斥,以为为臣不忠之大戒。 夫群臣之进退,皇上与枢臣议之;若枢臣之进退,则在宸衷之独断。自来权臣窃柄,去之最难。其巧佞足以动人主之矜怜,其诡谲足以杜同僚之非议,非圣明洞烛其奸,则用舍鲜不为所惑。臣职司拾补,于人政之大,例得再三力争,初非有憾于该侍郎,必欲去之而后快也。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专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② 此折弹劾的徐用仪,字筱云,浙江海盐人,长期在总理衙门任职,为后党核心人物孙毓汶之心腹,并被援引进入军机处,甲午战争中对光绪帝作战主张百般阻挠,力主割地赔款,与孙毓汶在军机处狼狈为奸。在孙氏被光绪帝撵出军机处之后,徐用仪势孤力单,因此王鹏运上书弹劾,很快被光绪帝罢免。这样一份关键奏折却出自康有为之手。康氏年谱称: 时常熟日读变法之书,锐意变法,吾说以先变科举,决意欲行,令陈次亮草定十二道新政意旨,将次第行之。然恭邸、高阳以常熟有毓庆之独对,颇妒之。自四月合力攻孙毓汶、李鸿章后,渐不和矣。常熟内畏太后,欲托之恭邸而行,而恭邸不明外事,未能同心,卒不行也。时孙毓汶虽去,而徐用仪犹在政府,事事阻挠,恭邸、常熟皆欲去之,欲其自引病,迭经言官奏劾,徐犹恋栈。六月九日草折,觅戴少怀庶子劾之,戴逡巡不敢上,乃与王幼霞御史鹏运言之,王新入台敢言,十四日上焉。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