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7)06-0104-08 实藤惠秀在其名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指出:“清季以来,中国的新名词,便‘大半从日本输入’,‘人人乐用’”①。但该书并没有提到“留学”为从日本输入的新名词。实际上,“留学”一词也是晚清从日本输入而人人乐用的新名词。近代中国人对“留学”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从“出洋”、“游学”到“留学”的复杂过程。 一 “留学”一词由来已久,据不完全检索《四库全书总目》电子版,“留学”二字连在一起使用的就有82条之多。不过,字面意思基本都是留下来继续学习之意,二字连用,其实还并非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真正从留居域外集中学习这一层面来使用“留学”一词并将其视为专有名词的,源于公元七世纪开始的、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留唐热”。《旧唐书》卷199上载:“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遣使来朝,留学生橘免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日本国时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回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可见,当时日本派遣的学生与僧人就有“留学生”之称。日本派人往中国留学,始于公元607年,在日本推古天皇向隋朝派遣由小野妹子率领的第二次遣隋使团中,就有数十名留学僧,“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②。这是日本向文化先进的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开始③。公元608年,小野妹子奉命再次赴隋,同时派出“遣于唐国学生倭汉直富因……等并八人”④。上述被遣来中国学习者,一般在中国停留了较长一段时间,往往在唐朝初年才回国,他们后来在传播隋唐文化、推动“大化改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隋亡唐兴,唐王朝在统一全国后,励精图治,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法制完备的强大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成为周边各国自然也包括日本迫切向往学习的理想圣地,因此,日本不断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学问僧来到唐朝,从而形成了日本全面吸收中国文化的热潮。据统计,从公元630年第一次派出遣唐使,到894年正式决定停派为止,纯粹意义上的遣唐使,共派出了12次,其中多次都偕有十几名到20名左右的学问僧、留学生一同来唐。唐朝廷当时对各国留学生优容善待,大部分日本留学生被安排到国子监的国学、太学等学府就学。在日本遣唐使的前期及中期,留学生在中国停留时间较久,多在十几年以上,故其对中国文化濡染较深。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到后期,又出现了到中国短期留学访问的“请益生”、“请益僧”。总计日本来唐的留学生及学问僧,其总数大概在200-300之间。其中确知姓名的留学生约20余人,学问僧约百人上下。这些留学生与学问僧在唐广泛学习中国文化,遍及儒家经典、佛典、典章制度,诗赋文艺、美术工艺等方方面面,诸多学者造诣不凡,他们归国后,为中国文化的东传作出重要贡献。这些留学生中,著名的有归国后曾任日本右大臣的吉备真备(694~775)、终身仕唐的阿倍仲麻吕(701~770)等,学问僧中著名的有高僧空海(774~835)等⑤。“留学”一词的使用,即针对上述来唐学习者。在当时,遣唐使返日后,仍在唐土长期滞留者,称“留学生”、“留学僧”;随遣唐使返日,仅在唐土作短期考察者称“还学生”、“请益生”、“请益僧”⑥。在随后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随着域外来中国专门学习者甚少,但“留学生”一词在文人士子的知识视野中似乎基本消失。 “留学”与“留学生”一词的重新出现,在近代,恐怕还是来自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积极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以后。在黄遵宪任中国驻日使馆参赞时(1877~1882年)所作的《日本杂事诗》中,其中一首注释云:“学校卒业者,则遣往各国,曰海外留学生。日本唐时遣使我国,每有留学生,官制礼数,皆亦趋亦步。今于泰西,亦如此也”⑦。显然,这是指当时在日本,对毕业于本国学校,然后派遣西洋各国进一步深造者,专门称之为“海外留学生”。 但在当时的晚清中国,尽管正值留学运动开创期的洋务运动时期,却还并没有使用“留学”一词。从19世纪70年代的首创的幼童留美到80年代开启的赴英、法的军事留学,无论政府与民间,均没有使用“出国留学”、“海外留学”、“留学生”等词。无论是在推动促成留学事业实施的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还是驻外使节李圭、陈兰彬等人那里,或者在管理留学事务的最高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那里;无论是上奏,还是制定章程;均将幼童的出国留学称为“赴美肄业”、“出洋肄业”,将留学的幼童生称为“出洋学生”或“出洋肄业学生”、“肄业幼童”。幼童留美时设于哈德福城的“留学事务所”,在当时实被称为“驻洋肄业局”、“出洋总局”。留学监督在当时称“肄业监督”⑧。按其原始,这些用词主要是由发起留学的李鸿章、曾国藩、沈葆桢等人最先提出而后被广泛认可的。对于19世纪80年代的留欧学生,除了用“出洋学生”一词外,对福州船政厂附设之船政学堂派出的留欧生还多称为“出洋生徒”。称学生为“生徒”,当系针对船厂学生的工艺、技艺性质而言。显然,后来所谓“留学”一词,当时的对应词汇为“出洋肄业”。所谓“肄业”,即“修习学业”之意。直到戊戌政变后的1899年,总理衙门在一项关于留学生章程的奏折中,将留学生还是一律称为“出洋学生”⑨。 不过,在20世纪以前也有极个别人使用“留学生”一词,据笔者所见,最早对晚清时期我国留学生使用“留学生”一词也可能是黄遵宪,除上述《日本杂事诗》提到对“海外留学生”一词的解释外,1881年,当黄遵宪闻知晚清留美幼童中途回撤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一首长诗——《罢美国留学生感赋》⑩,谴责、感叹这一功亏一篑之举。诗题与本诗均有“留学生”一词,本诗中有云:“奏遣留学生,有诏命所司,第一选俊秀,其次择门楣”。在诗后“自注”中,作者又写道:“按美国留学生于辛巳年裁撤,奏请派往者曾文公,……”。据当时情形推测,黄遵宪用“留学”一词应该与其驻日经历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