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2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703-0101-07 近年关于洪秀全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其引人注目之处有两点:一是有资深学者参与,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潘旭澜、彭学涛和史式三位先生在《探索与争鸣》上连续发表文章,阐述了各自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①,所谈观点各有见地,引人入胜;二是心态史学方法的引入。先是我在1997年发表的文章②,尝试用心态史学方法分析洪秀全的心理,随后有赵璐、乔志强、杨玉荣、魏万磊等或联名或独自发表专门探讨洪秀全心理的文章③,廖胜、王晓南、彭国兴、余冬林、陈军、刘奎、张宏杰等发表的论文也涉及一些洪秀全的个性或心理研究④。魏万磊还发表了研究综述,总结了海内外洪秀全心态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某些方向⑤。 除了魏万磊指出心态史学理论运用上的不成熟外,上述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一,无论是把洪秀全看作农民起义领袖还是“邪教”首领都有一些理论和史实依据,问题是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是怎样统一于洪秀全一人身上的。以往我们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迅速封建化来解决这个矛盾,但这样做还是让人疑惑,即使是像刘邦、朱元璋那样由受虐狂转为施虐狂的人在封建化后,其统治策略也仍然是理智占主导,政治、经济政策也比较切合实际,与洪秀全大异其趣;其二,对于我在1997年的论文中提出的某些观点,赵璐、乔志强赞成,魏万磊则持异议,那么,洪秀全早年的人格特征究竟是什么,它与洪秀全的“异梦”和信奉上帝后的人格是什么关系,仍需要研究;其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洪秀全的政治人格方面,洪秀全的人格对太平天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则几乎无人问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新的途径。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和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可能的途径之一,它使我们明白:洪秀全的人格是集革命性与极端自私、暴虐等非理性于一身的矛盾体,“异梦”是他尊重需要受挫和他早年向外寻求原因解决心理危机方式的体现,他信奉上帝后的人格是向早年人格的退化,而绝对平均主义理想与极端专制、暴虐只不过是这种人格退化的心理投射而已,并对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早年经历与人格特征 关于洪秀全幼年时期的人格特征,留下的史料很少,而且相互矛盾。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说:洪秀全幼时“品性燥暴易怒,且好自尊自大。每与群儿嬉戏,必以领袖自居,发号施令,莫敢不遵。稍有拂逆其意者,辄挥拳击之。以故全村儿童均甚畏其严厉之性”⑥。韩山文则根据洪仁玕的回忆说:“洪秀全自幼即得人亲爱,以其品格坦白而正直故。彼之性情活泼而友善,但不流于放恣。因其才能优越于同窗学友,每以诙谐之言向人调侃,每令人深觉其谑,但其友人仍甚喜听其所言,以其言每含真确而高尚之思想,不得不承认其聪明特出也。”⑦内地的研究者廖胜和王晓南认为洪秀全的气质是胆汁质居多,魏万磊则认为在1837年大病前洪秀全是典型的外向性格但病愈后变成内向性格。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和外倾(向)性这两个基本人格维度构成的,“稳定的外倾性是乐天的,不稳定的外倾性是易怒的,不稳定的内倾性是忧郁的,而稳定的内倾性是迟钝的。⑧我们认为,从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的维度来分析洪秀全的人格特征可能更妥当一些。换言之,洪秀全的情绪不太稳定,带有神经质的某些特征。神经质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烦恼、紧张,敏感多疑,想法不切合实际;责任心淡漠,对批评反应强烈,缺乏理智,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常跟人冲突,倾向于恶意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富于叛逆性等。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很难把这些特征在幼年时期的洪秀全身上一一印证,但从简又文、韩山文的记述看,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洪秀全幼年的人格有暴力倾向,爱以武力解决矛盾冲突;自负,经常嘲笑他人;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好发表高论,等等。因此,我们认为洪秀全幼年时有轻度的神经质,也是暴躁与抑郁交织的表现。 除了无从考查的遗传因素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洪秀全的神经质是由于他母亲的早逝和早年的基本需要受挫造成的。研究表明,家中成人的突然故去,会使孩子受到强大的刺激,受不了打击,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⑨。从心理需要的角度看,母亲呵护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使洪秀全幼年就失去了安全感。儿童心理学家和教师发现,儿童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⑩。母亲的死亡不是一个儿童可以理解的,也无法预料,并且由继母和姐姐带大与生母的呵护所带来的安全感毕竟不同,尤其是在与邻居家的孩子相比较时,这种差距会更明显。同时,家庭的贫困使洪秀全幼年的生理需要无法得到适当的满足,挫折感比较强。层次需要论认为,侵犯性攻击行为是基本心理需要受到挫折或无力满足的一种反映(11)。而缺乏安全感则有两种相反的后果:避免冲突,以免有不测的事情发生和易于倾向暴力,用极端的方式使一切处于可控之中。韩山文记载的“友善”、“不流于放恣”和简又文说的“品性燥暴”、“以领袖自居”就反映了洪秀全的这种人格矛盾。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洪秀全的神经质是溺爱造成的。当一个人享受到家人过分的爱护、关怀,被宠爱和表扬等包围时,爱的需要轻易得到满足,就会造成他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和爱心、责任心淡漠。一是洪秀全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在尊老爱幼传统的影响下,他享受到了比兄长和姐姐更多的关怀;二是母爱“代偿”,即母亲的过早去世会使其家人加倍地关爱这个幼子,使洪秀全得到的爱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三是洪秀全自幼聪明,招人喜爱,家人对他的娇宠是可想而知的。韩山文说:“彼之老人每与人谈话,最喜谈及其幼子之聪颖,每闻人称赞秀全,辄眉飞色舞。凡有说及其幼子一句好话者,即足令此老邀请其人回家饮茶或食饭而继续细谈此老所爱谈之题目矣。”(12)因此,虽然经济上相当困难,但家里还是想尽办法让洪秀全读书。我们看到,“两兄助其父耕田,又种些瓜菜,全家食粮由此供给”(13);母亲和姐姐操持家务,小时候的洪秀全虽在辍学期间也做些农活,但基本上是个闲人,这种状况反而使他体会不到爱的价值和意义。根据高玉祥先生的研究(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的含义是一致的),如果父母对孩子娇宠,孩子的个性就会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等(14)。洪秀全人格退化后的残暴、毫无爱心大概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