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张卫、李晴等一些艺术家受到了西方波普艺术及观念艺术的影响,尝试抽空水墨的物理属性,将水墨仅仅视为一种传达观念的符号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创作出一批冲出水墨边界的实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折射出在新媒体时代,艺术家对于水墨进入当代艺术格局的途径和看待水墨的角度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对前一个问题的思考决定着艺术家看待水墨的角度,而角度又反过来影响着艺术家探索的方式。艺术批评界对水墨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性艺术的讨论更多的是从创作观念上(形而上的层面)来展开的,而对其艺术创作手段的分析较少,比如艺术家为什么要抽空水墨的物理属性,将其仅仅视为象征性符号?艺术家为什么要采用新媒体技术作为艺术媒介?二者有没有逻辑联系?这样一些问题实质上与艺术家审视“水墨”的角度相关,而角度又透视出艺术家对水墨进入当代艺术格局途径的思考。 一、冲出水墨边界的原因:审视“水墨”的角度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冲击,出现了“现代水墨”这一新型的水墨艺术现象。它的发端来自于两个方面的驱动,一是针对传统水墨艺术的消极退避的保守主义做法,一些水墨艺术家开始从传统规范中走出,希望用古老的水墨媒材对鲜活的现实文化情境作出表达。因此,“现代水墨艺术”从一开始就是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的;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将一个“现代性”的社会文化景观突置于水墨艺术家面前,古老的水墨与“现代性”相遇了。现代艺术家们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文化情境,还能像农耕时代的文人画家一样去“憕怀观道”吗?这显然已不现实了。于是,现代水墨艺术家们开始思考着“水墨”这种古老的画种有没有进入现代的可能?能否对发生在当下的现实文化情境作出自己的表达?这样一来,让水墨进入现代,探索水墨艺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一核心命题几乎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有新型的现代水墨艺术共同课题。因此,现代水墨艺术家们审视“水墨”的角度是将其看做一种具有东方文化象征意义的画种,但却消解了笔墨的神话,目的是希望让“水墨”走入现代。从画种边界的物理性层面来看,这些新水墨艺术还是以水、墨、宣纸等媒材作为表达观念的工具,实质上并没有冲出水墨画的边界。也正因为这一点,在前卫艺术看来,现代水墨艺术不过是水墨画的一种现代形态,它坚持以水墨媒介进行表达不具有创造前卫的价值,难以进入当代艺术的格局中。因为现代艺术对于传统媒材的态度是解构与封存,西方现代艺术就是通过将传统艺术的媒材和形式作为历史封存起来,使用新的媒材和形式表达现实经验与视觉经验的。而且现代艺术家们还认为,不同的媒材携带着各不相同的文化含义和时代特征。所以现代水墨还不具有前卫的价值,尽管它是水墨画的一种现代形态,但它还没有真正使“水墨”进入到当代艺术的格局中。于是“水墨有没有进入当代艺术格局的可能性”成为了艺术家们思考的问题在20世纪末凸显出来,也引发了艺术批评界的讨论。 艺术批评家沈语冰认为:“现代水墨当今的主要问题在于,它能否和如何进入世界当代艺术格局……如果我们把水墨视为一种语言,而把现代水墨视为一个画种,那么,现代水墨真正的要害问题就是:如何进入世界当代艺术格局?这个命题与下列命题同值:现代水墨如何成为当代艺术?”艺术批评家钱志坚甚至认为:“现代水墨画的问题不是在当代艺术中重新确立自身的地位,而是以消亡为代价融入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转变中去。”由此看来,水墨艺术要进入当代艺术格局的关键在于艺术家要转换审视“水墨”的角度,将其仅仅看做是一种表达艺术观念的符号,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抽空水墨的物理属性,冲出水墨的边界。甚至还不能将“水墨”看做是一种艺术媒介,因为这会使水墨无法冲出“水墨画种论”的束缚,对于当代艺术来说,一个前现代的画种企图进入到它的格局中,这无疑也是非常可疑的。除非冲出“水墨画种论”的边界,淡化水墨情结,将“水墨”仅仅视为一种表达观念的材料或符号,这样的实验结果才不会让人将其与某个“水墨画种”产生联想,从而在技法及其表现层面割断其与“水墨画种”的血脉联系,水墨不过是直呈观念的工具或符号。用沈语冰的话来说即是:“在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美学观中,水墨与其他材料一样,并没有一种国粹的或民族的特质,克兰因、马瑟韦尔能加以利用,马宋、塔比埃斯也能用,更何况,在当代艺术中,重要的是艺术家赋予材料的观念或思想,而不在于材料本身的本质主义特质。”视“水墨”为材料、符号,消解国粹或民族的“画种论”情结,只要赋予材料观念或思想,谁都可以用之,这样就能使“水墨”进入到当代艺术之中。随后,艺术界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应用新媒体技术与水墨符号相结合的实验艺术,这类艺术是转换了审视“水墨”角度的结果,也是对水墨进入当代艺术格局的一种探索。 二、新的探索:新媒体技术与水墨符号的结合 在探索水墨进入当代艺术格局途径的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将新媒体技术与水墨符号相结合的作品,这一类作品从观念到形式都较为前卫。如张卫的《范宽VS杜尚·泉》及《齐白石VS梦露》系列、李晴的《国宴·火锅料》,他们的作品以电脑作为技术手段,以广告式的喷绘作为作品的最终呈现方式。其创作方法是受到了西方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的启示,属于一种后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只不过其图像的生成是以电脑来完成的,以电脑的拼贴代替手工的拼贴;而观念的显现是以视觉图像的组合传达出来,用图像代替语言去承载观念。 张卫的作品将象征着中国传统艺术巅峰的齐白石的水墨图像与美国大众文化的经典图像——梦露进行并置,李晴的《国宴·火锅料》是将八大和齐白石水墨中的鱼虾蟹用电脑合成图像的方式排列于菜盘中,像卖火锅大排档一样一盘盘整齐排列,又像餐馆里图文并茂的特色菜单,并对每一盘都起上了诸如“八大芦雁”、“白石虾”等菜名。他们的作品在调侃、滑稽意味的包装下,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经典图像进行对话式的并置,反映出艺术家对中西文化艺术及都市消费文化的追问与反思。不难看出,张卫和李晴的艺术体现出一种现代人对艺术与时代、艺术与生活之关系的新视角。